书本网 > 修真小说 > 大宋的天空 > 第一百二十六章 肝胆两昆仑

第一百二十六章 肝胆两昆仑(1 / 2)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九曲黄河流经陕州,携沙带浪,奔腾而来。相传当年大禹治水,挥神斧将大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东去。自此,人称此地为三门峡。

亭亭河上亭,鱼踯水禽鸣。九曲何时尽,千峰今日清。却说寇凖在陕州府衙,闲来无事,常到黄河边的河上亭中饮酒抒怀。看中流砥柱,观大河奔涌。

河风鼓荡,远山叠翠。一亭尽揽天来水,幽室能观世外天。闲来畅饮三百杯,若个书生万户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寇凖虽说人不在朝堂,心思却无时无刻不在为社稷殚精竭虑,废寝忘食。

这天,寇凖正在黄河堤岸极目远眺,但见绿草如烟,绵绵无际,春雨过后,岸边的花儿愈发红艳,有感而发,口占一绝,诗云:堤草惹烟连野绿,岸花经雨压枝红。年来多病辜春醉,惆怅河桥酒旆风。

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望着天上飘浮不定的白云,寇凖想起自己数度被贬,到处流落,觉得自己就与这白云相仿。

抬头看天,低头观水,那宁静的河水倒映出野云的影子,岸边孤峭的奇峰也倒映在水中。非宁静无以致远,所谓孤独成就伟大,孤独是放飞思想的翅膀,在孤独中,摒弃喧嚣的天地,静思人生,淡雅而纯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越是容易被人遗忘的地方,越容易生发出奇俊不凡之事物。望着白云和远山在水中的倒影,灵感蓬勃而出:却爱野云无定处,水边容易耸奇峰。

寇凖反复把玩自己的这两句诗,觉得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澄清和升华。望着远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又想起后梁布袋和尚的《插秧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禁不住哑然失笑,顿然释怀,心情大快。有道是: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他乡遇故知

陕州不但与黄河相依,更有雄关相伴。这里就是紫气东来的发生地,千古雄关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函谷关因其身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得名函谷。这里是西入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要塞,必经之地。老子曾于此着述五千言《道德经》,方得出关;孟尝君也是靠着门客学鸡叫,才得以蒙混过关,逃出生天。

千百年来,此地烽烟际会,兵家必争。当年齐楚燕韩等六国合纵攻秦,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败兵于此。

千古雄关,能挡住千军万马,也能迎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是景德三年(1006)的暮春时节。

草堂春睡足,窗外雨蒙蒙。今日衙门无事,难得的清闲。寇凖斜倚在床头,随手捞起一本《春秋》,懒散地翻阅着。昨夜的酒还带着余香,翻了一会儿书,寇凖又躺下闭目养神。

半山半水半云烟,半醉半醒半酣眠。昨夜一场如酥雨,听音犹如故人来。

这时,门吱呀一声开了,书童走进来,奏报:老爷,有故人来访。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寇凖一听就来了精神,连忙起身坐起,梳洗一番,换好常服,跟着书童,急急奔往前院。

你道来的是哪一位?此人正是平生意气凌清虚的魁奇豪杰,治蜀能臣,吏部侍郎张咏张复之。

一把油纸伞,一袭青衣,细雨如雾,但见一人立在堂前。

寇凖高声道:复之兄,请了——!你可想死平仲矣。

张咏抱拳施礼道:杏花蒲天野,好雨润心田。数年不见,寇相一向可好?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我在陕州君在蜀,相逢犹恐是梦中。

寇凖快步上前,二人拍肩相悦,寇凖牵起张咏的手臂,相邀进中堂。

二人落座,书童进茶。寇凖命书童去把张咏的家将和随从安顿好。

人间风雨季,家国情缠绵。豪杰遇豪杰,多年不见,自然话得投机,肝胆相向。这两位在朝堂上都能呼风唤雨的铁骨忠臣,打开了话匣子。

从东说到西,从南扯到北,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千古兴亡,荣辱喜怒。

最后论及此次罢相,张咏慨然道:风雨飘摇之际,寇相恰如这黄河之中流砥柱,挽狂澜于不倒,扶大厦之将倾,力主圣驾亲征,振奋军心,鼓舞士气,何来什么孤注一掷?完全是王钦若小人作祟,故意颠倒黑白,混淆圣听,将一件千古奇功,说成是城下之盟,甚为可笑!当日,咏若在朝,也会劝官家亲临澶渊,驱除鞑虏,护我中华。

寇凖端起茶盏,吔了一口:圣上坐镇澶渊,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三军儿郎、军民百姓各个奋勇争先。与我大宋相比,辽军就差老鼻子了,主帅萧挞凛恃勇阵亡,加上长时间的深入大宋腹地,粮草不济,师老兵疲,士气低落,萧太后进退两难之际,主动提出两国罢兵言和。

寇凖端茶的手有些轻抖,他放下茶盏道:战争本来就是最残酷的杀人怪兽,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儿郎,为着保家卫国,埋骨他乡,不知有多少白发苍苍的父母,盼不回在远方戍边的儿子,又不知有多少躲在寒窑里的怨妇,再也等不来魂牵梦绕的夫君……。

张咏道:如今两国各自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澶渊之盟若能开国家百年之安,岂非仁者之功?边地百姓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想来也真是千古一件奇谈盛事,寇相端的是立了奇功一件,区区小人颠倒黑白,将功说成有过,可笑之至。

寇凖道:今古兴亡,荣枯有数,想那阿房宫冷,铜雀台荒,善因果报,得失难量。倒不如歌一曲归去来兮,且将诗酒猖狂来得快活。

张咏哑然一笑:当你身处高位时,看到的都是浮华,当你身处卑位,才有机会看到世态真相。想那建邦元辅宰相赵普,尚能三次入阁,寇相青春鼎盛,正值壮年,说什么泄气的话。倒是乖崖老矣,两鬓风霜,又头上生疮,梳洗大为不便。圣上怜悯,不想让咏太过劳累,召回京师。

寇凖道:复之兄将蜀川治理得政通人和,万民安乐,百业兴旺,虽诸葛孔明复生,亦不能及也!

张咏摆手道:寇相过誉了!

寇凖又道:此次入朝,复之兄有何打算?

张咏道:咏是一介武夫,心也野惯了,与其整天在官家身边,低眉顺目,倒不如跃马江湖,多做一些利民济民的之事。见到官家,咏就想在京师之侧讨一个闲职,颐养天年。

寇凖慨言道:常怀为民之心,常做利民之事,复之兄至人也!

张咏笑道: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太白之谓也。

二人又论及了一些江湖与庙堂之事,书童进来传饭。

虽非山珍海味,却也尽是乡野奇珍。酒逢知己千杯少,二人你来我往,推杯交盏,喝得好不痛快。

关山有限情无限,席间,寇凖问及张咏在杭州和成都过往,张咏也不隐瞒,打开了话匣子。真可谓说不完的知心话,吐不完的挚友情。

◆知杭州为政以德

张咏自号乖崖,乖是乖张怪僻,崖是崖岸自高。意思是说,我是个有脾气有原则的人,别指望我会按常理出牌。

咸平元年(998),真宗即位,擢升张咏为左谏议大夫、给事中、户部使、御史中丞。咸平二年(999)夏,张咏以工部侍郎身份出任杭州知州。

这一年,杭州发生了自然灾害,导致粮食欠收。百姓苦不堪言,难以为继,尤其是沿海盐居民灾情更为严重。为了活命,不少盐民多鬻私盐以自给,百姓犯罪者甚众。

盐是朝廷专卖,不得私自货卖。盐民私自卖盐,犯专卖禁令,衙门逮捕犯者数百人,决定以破坏盐法专卖罪为由,从严判决。一时间,人心惶惶。

张咏得知消息后,立即下令:悉宽其罚,而遣之。对这些百姓从轻处罚后,全部解散回家。

属下官员感觉不理解:不痛绳之,恐无以禁。

张咏解释道: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告诉下属,自古***,为了防止百姓蜂拥为盗的祸害发生,这只是权宜之计,等秋天收获了,你们还要依照旧法办事。

由于张咏,审时度势,及时从宽处理私盐案,杭州又出现了民获安济的祥和局面。

张咏对待下属也非常体贴入微。一天张咏办完公务出厅室,看见一个小差役正在酣睡。张咏把他叫醒,并没有责怪的意思,问他道:你这么倦乏,是家里发生什么事了吗?

差役道:家母病了很久,家兄在外地许久,至今未归。

张咏亲自派人去察访,事实果真如此。

第二天,张咏专门派一名场务,去协助差役做事。

张咏关照道:竟然敢在公堂之上睡觉,这人的内心是何等的忧伤烦闷,否则给他俩胆也不会这样,我怜悯他,你去帮他分担点公务,给他减轻负担,多照顾一下家里。

◆神断家产案

张咏智慧过人,谋略超群,断案如神,大公无私,清正廉明,体恤民众,爱民如子,留下了不少经典判例。

作为百姓的父母官,张咏每天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稀奇古怪的卷宗。有一件民事纠纷,一富翁家的儿子与姐夫讼家财案。

杭州有个富翁,病重将死,儿子才三岁,富翁只得将家产托付给自己的女婿,并立下遗嘱:将来分割财产的时候,三成财产给儿子,七成财产给女婿。

富翁家的儿子长大后,不同意姐夫这种分财产的方法,将其告上衙门。

张咏审理此案,姐夫从怀中掏出岳父的遗书,上面的确写得清清楚楚:他日分财,以十之三与子,而七与婿。

张咏一见,哈哈大笑,命人取酒来,差役很快拿来酒和碗,张咏以酒酹地,心中暗道:老阿翁,你的心意本官已知晓,放心吧,本官一定为你做主,给你一个公道。

随后转身,坐回大堂。众人面面相觑,张咏一拍惊堂木:

姐夫小舅子,狗扯羊肚子。你的岳父是聪明人。当时他儿子年幼,不得已把儿子托付给你抚养,如果他当时把家财的十分之七分给自己的儿子,说不定他的儿子早死在你的手上了。.

于是当庭立判:以七成财产分给儿子,三成财产分给女婿。

围观百姓闻听,立即欢呼起来,众人皆服其明断,拜泣而去。

一天,有个叫沈章的男子,投上诉状,告他哥哥沈彦侵吞家产。

张咏一拍惊堂木,沈章紧张得浑身一哆嗦。张咏安慰道:你不要怕,请如实招来。

沈章便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道来。原来,沈家兄弟的父亲过世得早,沈章年幼,兄嫂把他养大成人,家产也一直由兄长沈彦掌管着。

三年前,沈章娶了亲,沈家兄弟就分了家。沈章总认为哥哥分的财产比自己多,亏待了自己,就想找官府讨个公道。

于是,告到杭州府,要求重新分割家产。结果,知府老爷驳回沈章的诉求,

打了他几板子,稍作惩罚,轰出府衙。

沈章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得知新的杭州知府走马上任后,便再次前来告状。

张咏道:既是如此,显然是你的不是了。你兄长辛辛苦苦把你养大成人,报恩就不要说了,你难道连最基本的五伦八德都不懂吗?

说着,张大人再次举起惊堂木:来人呐!将这个不知好歹无情无义的昏汉给我拉出去,打他几板子,让他长长记性!

沈章受了笞刑,所告不准,再次被轰出大堂。

五伦里有长幼有序之说,八德里有悌之理。悌敬兄长是弟弟的本份。沈章从小没了父亲,长兄如父,兄长沈彦照顾他长大成人。作为弟弟的断然不能忘记这份恩情,敬重兄长,义不容辞。沈章这厮不懂得敬重、感恩兄长沈彦,反而将兄长告上公堂。这大大悖于五伦八德,两任知府,同一种判罚,就是想要教训一下沈章这无情无义之徒。

如果这事到此就完了,也显不出张咏比别人有什么高明之处。

半年后,张咏经过沈章所说的街巷时,问左右道:以前有个叫沈章的人,告他哥哥分家产不公,好像就住在这里?

左右道:就在这条巷子里,兄弟俩对门而居。

张咏立即下轿,命人将沈家兄弟叫出来答话。

张咏对沈彦道:你弟弟到府衙告你,说你父亲去世后,家财一直由你掌管着,家产分得不公平,亏待了他,本官问你,你这家产到底是分得公平呢,还是不公平?

沈彦上前施礼道:回大人的话,草民这家产分得很公平,两家的财产数量一样多。

张咏又问沈章,沈章依然咬定说:不公平,一点也不公平,我哥家里多,我的家里少。

沈彦争辩道:不是这样的,我们两家财产完全相等,没有多寡之分。

清官难断家务事,沈家兄弟二人,各执一词,各说各的理。

张咏清了清嗓子,说道:你们兄弟俩为这家产之事,争执多年,难道还要让本官派人帮你们一一查点家产,代你们分家吗?这成何体统!

张咏接着又道:既然当哥哥的说两家财产完全相等,那么两家对换并不吃亏。本官下令,你们兄弟二人对换家宅,各自带上全部家人到对方家宅居住,家财一丝一毫都不能动。即日起,哥哥的财产全部归弟弟所有,弟弟的财产全部归哥哥所有,这样总该公平了罢!

在场的人听到张咏这个别出心裁的判令,纷纷拍手叫好!

沈彦道:谢大人为草民做主!我同意大人的判罚,这就把宅子换过来。

沈彦望着沈章道:兄弟,你看呢?

沈章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脑袋梗向一边,悻悻地应道:换就换,反正我没吃亏!

张咏欣然地点了点头,公事繁忙,张咏留下两名衙役处理善后,随即匆匆上轿离开了。

用互换家宅这么简单的手段,轻松化解了纠缠数年的家产纠纷案,平息了诉讼,维系了手足之情,虽让人觉得有些突兀滑稽,但也在情在理,张咏处事就是这么乖崖古怪。

◆百姓献图

《论语》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夫子的从政为官之道就是为政以德,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基本原则,而非严刑峻法。从政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如星辰一样围绕在你这个北极星周围。

最新小说: 酒鬼小师弟 九霄重升之涅盘初劫 玄幻:无敌从拒绝圣女结亲开始 极道器尊 垂钓万界,收十位女帝成神 重生仙子与我对比,竟叫我相公? 玄幻:我在魔宗当团宠 重生猎户,从进山打猎开始成神 玄幻:死亡回档,我算尽天机 手撕妖魔镇山河,真乃人间太岁神! 从捡属性开始无敌 刚人间无敌,皇室就要灭我满门? 吾道长生,从一亩灵田开始 我卖的盲盒太离谱,正魔两道打上门! 别人顿悟靠机缘,我靠大数据精准修仙! 混沌神瞳 仗剑高歌 史上第一掌门 马踏天下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英雄无敌大军在异界 大夏文圣 网游之零纪元 民国投机者 刑徒 七界传说 开局我成为大宗师 乱绝沧澜 三国之超级霸主 仙园 东北保家仙 道祖 法相仙途 龙噬天下 法师传奇 明末风暴 仙佛录 重生之铁血战将 三国之从黄巾起义开始攻略天下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奸臣 我家帝尊又黑化了 隋末 寂灭天骄 1911新中华 高达之我的星空 梦幻王 核武皇帝 网游之模拟城市 请叫我威廉三世 诡案秘录 枭风 黑山老妖 武侠之旅 大宋:开局签到厨仙系统 阳神 誓要休夫:邪王私宠小萌妃 大清拆迁工 龙蛇演义 决战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