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修真小说 > 大宋的天空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寇凖罢相

第一百二十五章 寇凖罢相(1 / 2)

澶渊结盟之后,宋辽双方罢兵言和。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各守边界,和平共处,结为兄弟之邦。

河北山西一带,一直是宋辽战争的主战场,“丁壮毙于传输,膏血涂于原野”,百姓饱经战乱之苦。现在终于可以安居乐业,睡一个安稳觉了。

景德二年(1005)正月,真宗以辽人讲和,大赦天下。

接着又下诏裁军,裁减河北戍兵十分之五,沿边戍兵裁减三分之一。放河北诸州强壮回归农业生产,鉴于战乱耕具短缺,牛多瘠死,着令官府组织购耕牛发送河北。

同时采取一系列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发展民生的措施,下诏天下榷场不得增收额外收入为定额;免除沿边归业农民三年赋役。

真宗赵恒在边境设立了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四大“榷场”。萧太后也在今天的河北新城设立了“新城榷场”。

两国百姓在榷场自由买卖,大宋向辽国输出香药、茶叶、漆器、瓷器、丝绸、手工品等商品,辽国向大宋输出马、骆驼、牲畜、皮毛、药材等。

虽说大宋每年向辽国支付岁币三十万两绢银,但是从辽方却能征收专卖税一百五十万贯。这样一来,大宋不但没亏,反而大赚一笔,获利数倍于岁币。“榷场岁得之息,取之于虏而复以予虏”,大宋毫发无损。

宋辽交聘

景德二年(1005)二月,为了给萧太后祝寿庆生,真宗命开封府推官、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孙仅,担任辽国生辰使,出使大辽。

孙仅等使臣一入辽境,就有辽国刺史前来迎接,幕职、县令、乡绅父老在马前捧卮敬酒。辽国百姓以斗焚香相迎。

辽圣宗耶律隆绪每年夏天都到含凉淀(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凉泾山)避暑,闻听宋使到了,立即驱銮驾前往幽州接见。期间,多次设宴款待孙仅等使臣,还给与丰厚的赏赐,礼遇甚厚。

孙仅等人回国之时,辽圣宗赐予金银器物服饰,以及良马五百余匹。又在城外设宴践行,极其恭恪。

十月,真宗又派度支判官、太常博士周渐为辽国主生辰使,为辽圣宗耶律隆绪祝寿。职方郎中、直昭文馆韩国华为辽正旦使;盐铁判官、秘书丞张若谷为辽国主正旦使。大宋对使节携带礼品名目都作了具体规定,茶叶、古玩、字画、珠宝、玉器、丝绸一样都不能少。

根据约定,大宋与辽的岁币也按时送到了,面对如此一笔巨款,辽国举国欢腾,民心振奋。自此,大宋的岁币每年都是这个时候送到,渐成常态。

辽国对宋使礼遇甚厚,十一月,辽派使臣来贺承天节。在对待使臣的礼遇上,大宋与辽国的较量也开始了。

辽使一入宋境,就有常参官、内官各一人,少卿监、诸司使等前来迎接,先进入供帐歇息。随后迎至白沟驿,设宴款待。至贝州,赐使臣茶药各一银盒。至大名府又设宴款待。未至京城,开封府判官早早迎出数十里,又是好酒好肉款待一番。台省的官员、诸司使馆伴等人将辽使安排在班荆馆小憩。接着把使臣安排到国宾馆级酒店都亭驿住下,赏赐辽使黄金花、银灌器、锦缎被褥。

真宗派内臣赶往都亭驿款待来使,接待规格肯定是最高一级的标准:“凡酒一献,从以三肴”,喝一杯酒,换三道菜。

第二天,真宗亲自接见辽使。赏赐辽大使金涂银冠、皂罗氊冠、袍子八件、金诰鞢带、乌皮鞾、银器二百两、彩帛二百匹。

赏赐副使黑纱折上巾、袍子七件、金带、象牙朝笏、乌皮鞾、银器一百两、彩帛二百匹、马鞍马各一匹。

又赏赐随行人等,上节一十八人,中节二十人,下节八十五人,锦袄和衣服、银器、彩帛无数,赐辽使在宋期间吃喝拉撒睡的一应物品,又赐大使羊五十头、副使羊三十头,以及美酒无数。承天节又赏赐使臣每人一套衣服。

真宗又邀请辽节帅到玉津园射箭,赐银饰箭筒和弓、箭,又赐锦缎窄袍五件、金腰带、鞍勒马。

承天节期间,真宗又派近臣在都亭驿,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款待辽使一应人等。

辽国使团离开之日,真宗亲自在长春殿赐酒五行。赐大使绕球晕锦缎袍窄袍及衣七件、银器三百两、彩帛二百匹;赐副使紫花罗窄袍及衣六件、银器二百两、彩帛一百匹,再加上金腰带、各色罗、锦、绫、绢百匹。从人各加紫色丝绸锦袍和银器、彩帛。

临别之时,又赐给银瓶、合盆、沙罗、注椀等。又令近臣在班荆馆设宴践行,开封府推官在郊外设宴饯行。当初将辽使接入宋境的副使,护送辽国使团一路北归,沿途馆驿又是一番好酒好菜的招待。

此后,宋辽使节彼此往来,两国对使团的礼遇,都是好上加好,不分伯仲,渐渐习以为常。这种相互交好的礼遇较量,两国持续了一百二十余年。

大宋这边,“四方无事,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辽国这边,承平日久,武备废弛,逐渐成为大宋的附庸。

宋人把辽军从一群老虎慢慢圈养成了一群羊,久而久之,辽国再也不找不到当年的契丹铁骑。

两国一百余年相互交好,天下太平,百姓远离战火,无有恐怖,安居乐业,日子过得优哉游哉。这都是澶渊之盟带来的福泽和恩惠。

若要问澶渊之盟最大的功臣是谁,那一定非寇凖莫属。

清官原是官二代

你眼中的寇凖是什么样的

双天官寇凖,寇老西,老百姓心目中的大清官,大宋朝的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

喜欢喝醋,腰上总别着一个醋葫芦,操着一口浓浓的山西腔。

生活节俭,非常抠门,不肯花钱。家里不是一般的穷,自己穿补丁衣服不说,他招待贵客的方式也很特别,就是把草帽的边撕下一圈,搓吧搓吧,沏水当茶喝,美其名曰山西特产,名叫“圈茶”。

清正廉明,总有各种奇思妙想。为保忠良,在朝堂上智斗女干臣,怒对皇上,为杨家将申冤昭雪。

在评书演义中,寇凖绝对算得上是一位忠君爱民的贤良宰相标杆。历史不是演义,历史上真实的寇凖绝对要超出你的想象,惊掉你的下巴。

史载,“凖少年富贵。”

寇凖可不是穷人,他是官二代出身,少年富贵。父亲寇湘是后晋开运二年状元,才华横溢,盛极一时,后应诏任魏王记室参军,因屡建功勋,被封为莱国公。

“凖少英迈,通《春秋》三传。”

一次,寇湘在家中宴请,众人听闻寇家公子,博学多才,能三步成诗,都想开开眼界。就将寇凖请出,以华山为题,让他作诗一首。

少年寇凖,来到厅堂,稍作思考,随即吟道:“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在座高朋无不惊叹:“此子将来必成大器!”

喝出来的酒仙

天上人间,惟有酒仙。诗云:“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这世上本没有酒仙,酒喝多了,就成了仙。

寇凖也跟他的父亲一样,喜欢豪饮,他喝的可不是山西老陈醋,而是美酒。史载,“寇凖性豪侈,喜剧饮。”汉代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寇凖也自封诨号“汴京酒仙”。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每宴宾客,多阖扉脱骖。”

寇凖性情豪爽,喜欢排场,生活奢华,花钱大手大脚。每次宴请宾客,都是令人解下客人拉套的骖马,关上大门,尽情畅饮,不醉不归。qs

《宋史》载,寇凖酒量大

得惊人,每次酒宴,不问对方官员品级大小,只问酒量大小,以此来排列座次。只要听说哪位大臣能喝酒,必定请来一同畅饮,拼命地互相灌。

寇凖到底有多能喝“白酒二斤半,啤酒随便灌,”如果是这样,那就不叫寇老西了。人家是没有量,一直喝,千杯不醉,犹如酒神附体。撂倒一大群,喝断一连串,倒满必干,朝中官员闻听“请你吃饭”,各个魂飞胆颤,后脊梁骨流汗,汗中带血。

有一官员,官职不大,酒量很大。寇凖连续跟他喝了两次,官员喝得满脸通红,差点没喝死,寇凖依然不依不饶,继续让他喝。

天天这种娱乐至死的日子,官员的妻子终于忍不住了,亲自找上门来喊冤,大闹相爷府。寇凖这才放过这位官员,以后再也不找他喝酒了。

寇凖饮酒,一直喝得很寂寞,因为没有人是他的对手。跟别人喝酒,别人都是喝醉了,而他是喝累了。

宰相豪饮传天下,引得高情鹤氅人。一天,有位道士登门来访,声称自己特能喝,可以对瓶吹,一口喝一缸。

突然有这么一个活宝找上门来,寇凖自然高兴了,马上叫人准备好酒菜,搬来数坛好酒,两人开始对吹。

道士抓起酒坛子,跟牛饮水没啥两样,咕咚咕咚,顷刻间,干了个底朝天。再看寇天官,半坛子还没下去呢。道士又拎起一坛子酒,揭去封盖,没费吃灰之力,又干了。这时,寇凖才把第一坛子酒刚喝完,道士又去开第三坛子的封盖。

寇凖手持酒坛子,心里开始打怵,乖乖隆地咚,看来这回是真的遇上高人了。立即伸手制止道:“打住!打住!无量天尊,道长好酒量!只是在下要务缠身,如果跟你这样喝,真的醉得不省人事,皇上怪罪下来,在下实在担当不起,请道长见谅。”

道人手捻须髯,哈哈大笑,“大人说得极是,那我们今天就不比了,不过,贫道有一言,要说与大人听。”

寇凖道:“道长请说,在下洗耳恭听。”

道人手捻须髯,正色道:“无量天尊,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经过此事,寇凖再也不强迫别人喝酒了,自己饮酒也有所节制。

蜡炬成堆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皇宫的夜晚都是点蜡烛的,唐朝时宫廷内务机构的各部门中,就有专门分管蜡烛的左尚署。蜡烛属于贡品,物以稀为贵,在那个蜡烛如同黄金的时代,除了皇宫和豪族巨富,普通老百姓家里是点不起蜡烛的。

寇凖的家中也是点蜡烛的。“家未尝爇油灯,虽庖匽所在,必然炬烛。”

寇府点灯从来不用油灯,寇凖觉得油灯太刺眼,下令全部使用蜡烛。普通的蜡烛不管用,要点就点大个的,即便厨房厕所这些地方,寇府也要点上大蜡烛,而且一点就是一个通宵达旦。这种待遇,也只有皇上才能拥有。因为点的蜡烛太多,滴的蜡油凝结起来,每天都能清理出一大堆。

在宋代,一根普通的蜡烛起码要卖到二十文钱,大蜡烛的价格要四百文左右。按照当下的换算,一两白银相当于人民币三百元,一根大蜡烛的价值超过一百二十元。

在点灯上,寇府一年的花销惊人,其他方面的花费还能小得下来吗由此可见,寇凖哪是什么穷困潦倒的寇老西,人家是真正的有钱人,土豪!

也许在老百姓的眼中,清官都应该是那种吃糠咽菜,吃了上顿没下顿,花钱上抠抠搜搜,穿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一双朝靴上面还要露点破洞的形象。

呵呵,真实的寇天官,对不起,你思维跑偏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少人对寇凖的奢侈无度,颇有微词。

古语有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

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这种胡吃海喝,飞扬跋扈,就算有一座金山也会败光。

后世宰相司马光就曾把寇凖的奢侈生活作为反面教材,来教育自己的子女:“近世寇莱公豪奢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知非,子孙习其下风,今多穷困。”

虽然好酒,花钱大手大脚,但不可否认,寇凖绝对是一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忠臣贤相。

文武禀全才,何人更可陪。宋太宗赵光义曾言:“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大宋治蜀功臣张咏也曾说过:“寇公奇材,人千言而尽,准一眼而尽,真宰相也。”

自从少年登科,寇凖一生仕途顺达,入相封爵,功勋济世,可谓风光无限,在大宋官场,实在难有匹敌者。

景德二年(1005),十一月十九日,寇凖又加官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位极人臣、荣耀至极、风光之极的双天官寇凖,当堂写下一首极其自负的《蝶恋花》:

四十年来身富贵。游处烟霞,步履如平地。紫府丹台仙籍里,皆知独擅无双美。

最新小说: 废物魔门少主,从咸鱼到至尊 酒鬼小师弟 九霄重升之涅盘初劫 玄幻:无敌从拒绝圣女结亲开始 极道器尊 垂钓万界,收十位女帝成神 重生仙子与我对比,竟叫我相公? 玄幻:我在魔宗当团宠 重生猎户,从进山打猎开始成神 玄幻:死亡回档,我算尽天机 手撕妖魔镇山河,真乃人间太岁神! 从捡属性开始无敌 刚人间无敌,皇室就要灭我满门? 吾道长生,从一亩灵田开始 我卖的盲盒太离谱,正魔两道打上门! 别人顿悟靠机缘,我靠大数据精准修仙! 混沌神瞳 仗剑高歌 史上第一掌门 马踏天下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英雄无敌大军在异界 大夏文圣 网游之零纪元 民国投机者 刑徒 七界传说 开局我成为大宗师 乱绝沧澜 三国之超级霸主 仙园 东北保家仙 道祖 法相仙途 龙噬天下 法师传奇 明末风暴 仙佛录 重生之铁血战将 三国之从黄巾起义开始攻略天下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奸臣 我家帝尊又黑化了 隋末 寂灭天骄 1911新中华 高达之我的星空 梦幻王 核武皇帝 网游之模拟城市 请叫我威廉三世 诡案秘录 枭风 黑山老妖 武侠之旅 大宋:开局签到厨仙系统 阳神 誓要休夫:邪王私宠小萌妃 大清拆迁工 龙蛇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