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修真小说 > 大宋的天空 > 第一百二十章 驱虎吞狼

第一百二十章 驱虎吞狼(1 / 2)

咸平三年(1000)冬至,皇宫举行朝会仪式,文武百官全在场,如此庄重的场合,但见宰相张齐贤衣冠不整,冠冕不正,摇摇晃晃,酒气熏天,“几颠仆殿上”,显然是喝多了。

御史中丞见状,立即站出来,弹劾张齐贤失仪。

张齐贤解释道:“天气寒冷,以酒御风寒,没想到喝醉了。”解释归解释,身为宰相,为百官表率,如此失态,实在太过分。

真宗道:“卿为宰执大臣,何以率下朝廷自有宪典,朕不敢徇私,听后处理吧。”

凡事有方寸,做事有规矩。《孟子》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矩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无论你是哪一个。我是可爱的麻烦,想成为你甜蜜的负担。不讲规矩,门都没有。

正赶上西北党项的李继迁又起幺蛾子。灵州知州、陇州刺使李守恩及陕西转运使、度支郎中陈纬运送粮草过瀚海(今宁夏灵武以南),被李继迁拦劫。李守恩、陈纬双双战亡,二十万石粮草被洗劫一空。

李继迁在天高皇帝远的西北大漠,继续不断地碰瓷和加速玩火。这一回,真宗彻底看清了李继迁的嘴脸,这厮就是个人渣,必须把他做掉,否则给多少肥肉都填不饱他的私欲。

西北之事悬而未决,搞得真宗寝食难安,他想找一位得力的干将去西北主持大局,派谁去,正在斟酌。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张齐贤的性格就属于那种大大咧咧的类型。不然的话,从前落魄时,他也不可能气定神闲地跟强盗混吃混喝,拦御驾求蹭饭。

要说干饭哪家强,大宋宰相齐贤张。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张齐贤对此不甚讲究,他只求能吃饱。

张齐贤的食肠宽大是出了名的,他的饭量到底有多大在安州为官时,同事见到张大人吃饭,吓了一跳,有官员给他做过一个测试。

开饭了,张齐贤这边一入座,就甩开腮帮子,撩开后槽牙吃开了。他每吃一样东西,厨子就在桶里放下同样分量的食物,最后大桶都要溢出来了,张大人还在大快朵颐。

经过测算,大桶中的食物,就算是二十个衙役一顿也吃不完。

说张齐贤是大宋朝“干饭”第二人,没人敢说第一。大肚能容,正应了那句话,宰相肚里能撑船。

自太平兴国元年(976)中进士,步入仕途,无论是在地方为官,还是入朝拜相,张齐贤都善于用事,敢于担当,政绩卓着。

张齐贤的母亲孙氏八十多岁了,被封为晋国太夫人。每次孙太夫人进宫,太宗赵光义都会称呼她为婆婆,还赞叹她多福和长寿,有个好儿子。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雍熙三年(986),辽军反攻代州,杨业战死,太宗访求近臣作为策应,张齐贤主动请缨,任代州知州,与潘美一起统领边疆军队。

虽然没有史料可以证明张齐贤熟读兵书,不过,张齐贤能根据战场形势的瞬息万变,做出相应的对策。他亲自指挥土墱寨之战,大败辽军,此后又多次与辽军作战,均有战绩。

干饭能力强,为官能力更强。足智多谋,运筹帷幄,文可治国、武可安邦,放到哪儿,张齐贤都是一顶一的能人。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三天后,真宗下诏,免去张齐贤相位,罢为兵部尚书。

太宗赵光义当年派王继恩平定王小波、李顺起义,王继恩攻占成都,太宗召集群臣议功。中书省建议拜王继思为宣慰使,太宗认为宦官不宜干政,宣慰使是国政之本,不可授于宦官。让学士张洎和钱若水在宣慰使之上,策划出一个新官名——宣政使,授予王继恩。

真宗决定效仿老爹,为张齐贤量身定制的一个新职位——安抚经略使,掌一路军政之事,权力堪比节度使。

擢升兵部尚书张齐贤为泾、原等州军安抚经略使,即刻前往西北赴任。

安抚经略使,后正式更名为经略安抚使,称帅司。

溪流遇不到顽石,就激不起生命的浪花。实际上,像张齐贤这种文官当中的战斗鸡,并不适合老是在京城待着,无所事事,做一个无趣无聊的京官,他更适合去处理各式难题,去攻坚。

仕途起起落落,人生才会更加出彩。与其躺在温柔乡里长赘肉,不如驰骋疆场,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

我站立的地方就是大宋,我什么样,大宋就是什么样。对张齐贤而言,这一回,他又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瀚海劫粮

党项首领李继迁是个反复无常之人,他最擅长的就是两面三刀,打擦边球,出尔反尔,不讲武德。

他对宋廷赵官家的心思拿捏得死死的,你大宋朝廷要的就是让党项各部做个顺民,不搞独立,不称王,最好能联手,共同对抗北面的大辽。

至道元年(995),军师张浦出使宋廷,被太宗赵光义扣留开封,李继迁索要无果,这几年,让宋廷一直为此割肉流血,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至道三年(997),真宗赵恒即位后,李继迁上表表示恭顺,并请求朝廷赐还祖宗基业夏州等地,放回自己的谋臣张浦。

在开封被看管的这三年,张浦也没闲着,他研究分析赵家皇帝的心思,琢磨查究大宋稍有名气的文臣武将,对党项的未来也做了一番彻底的规划。

张浦为李继迁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向宋廷示弱臣服,养精蓄锐,团结各部,占据五州,建立党项自己的政权。

为了让李继迁臣服,朝廷必须拿出诚意。可以说,放回张浦,这是标准的放虎归山。真宗权衡再三,答应李继迁的请求,并恢复他的赐名“赵保吉”,授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

夏州,在十五年之后,又重归李继迁。

张浦平安归来,李继迁从此再无顾忌,狐狸尾巴也没什么好掖掖藏藏的了。对付这个乳臭未干的小皇帝,李继迁觉得自己用一根指头就足够了。

张浦及时制止了李继迁这种野蛮思想的蔓延。李继迁做事情,从来都是大萝卜就酒——嘎嘣脆,什么对自己有利,李继迁就做什么。为了实现更大的抱负,这次,他听从了张浦的建议,这两三年,还是要守点规矩,给赵家皇帝一点面子,韬光养晦,收起利爪,积蓄力量。

说归说,没有人能让一头野兽完全吃素。李继迁受任夏州刺史后,仍时不时地在边地进行掳掠揩油,与宋廷之间的小范围冲突从未停止过。

咸平三年(1000)九月,陇州刺史、灵州知州李守恩和陕西转运使、度支郎中陈纬从庆州往灵州运送粮草。李继迁得知后,在瀚海设伏。

漫漫黄沙,寸草不生,粮队迤逦而来。李继迁率万余铁骑突然杀出,李守恩、陈纬两位主将慌忙下令迎战。

党项兵将宋军和粮队团团围住,李守恩、陈纬两位主将奋起反击,终因寡不敌众,双双战死。李守恩的长子李广文、弟弟寄班李守忠等全部阵亡,二十万石粮草被李继迁悉数笑纳。

李继迁夺取了宋军的粮草,大获全胜,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很快就得到这一喜讯。辽国就是想利用李继迁把大宋拖入战争的深渊,甚至拖死在西北战场,自己才可以不断地在河北收割一波又一波的韭菜。

辽圣宗立即遣使褒奖李继迁,并封其长子李德明为朔方节度使。

朔方节度使,又称灵州节度使,是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九年(721),为防御后突厥所设置的天宝十节度使之一。

未得其地,先得其官,大辽使的这是“驱虎吞狼之计”,目的就是让李继迁继续跟宋廷死磕,尽早拿下灵州,让儿子之职实至名归。

契丹封自己的儿子为朔方节度使,李继迁大喜,自己正有攻取灵州之意,与大辽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盛情款待辽使,并派遣使臣到辽国进贡。

以蕃治蕃

张齐贤走马上任,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研,发现李继迁与西部诸部族之间,矛盾重重。

敌人的矛盾,正是留给我方的机会。如果给他们官职,诱以货利,再加以恩信,交结他们,并且以利害激发,则蕃部族长,无不倾心,为朝廷效力。于是立即向真宗上表进言,以蕃治蕃,以夷制夷。

请求封潘罗支为六谷王,则泥埋等族,西南远蕃,不难招集。西南既受命,而边缘之军势大张,则鄜、延、环、庆之浅蕃,原、渭、震戎之熟户,自然归化。

真宗觉得言之有理,即命翰林院起草文书,遣使吐蕃。

咸平四年(1001),吐蕃六谷部大首领潘罗支接受宋廷的封授,为盐州防御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统治西凉。

潘罗支决定派部下李万山率军助宋攻打李继迁。奏表递上去许久,没有收到真宗的批示。

张齐贤和梁灏来到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向知军李继和询问边疆事务。

李继和道:“镇戎军为泾、原、仪、渭州北部屏障,又为环、庆、原、渭、仪、秦熟户所依,也是回鹘、西凉、六谷、吐蕃、咩逋、贱遇、马臧、梁家等蕃族往来交流之地。如能经常用步兵骑兵五千人来守卫,当泾、原、渭州遇到紧急情况,都在镇戎军会合,合力作战,那么李继迁贼军必定不敢经过镇戎军。

潘罗支将自己愿意出兵,合力讨伐夏州李继迁的想法告知李继和。张齐贤立即让李继和给真宗上表,建议授予潘罗支为刺史。

真宗与众臣商议,觉得潘罗支是吐蕃六谷部大首领,授予刺史,官职太轻,于是诏令封为盐州防御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

谁会想到,就是真宗这个不经意的决定,竟打开了李继迁身死名裂的魔盒。

得到诏令和封授,潘罗支立即派遣部下李万年率兵进讨,同时作书一封,和李继和约定出兵日期。

四月,西州回鹘可汗禄胜派遣枢密使曹万通朝宋,进献名马、驼、玉勒鞍、镔铁剑甲、宝器。说回鹘国东至黄河,西至雪山,有小郡数百,甲马精习,请大宋遣将统领,愿意出兵帮助朝廷擒获李继迁以献。

真宗下诏好言安抚,赏赐甚厚,并封曹万通为左神武军大将军。

李继迁扫荡河西时,劫掠的羌族嵬逋等部落,趁机率千余众来投环州。李继迁得知,率兵从万户谷赶来阻截,结果还是晚了一步。

西北党项和北方大辽比起来,真宗自然知道孰轻孰重。李继迁这条小泥鳅,就是撑死了也翻不起多大的风浪,顶多就是抢块地盘,抢点粮草,对大宋形成不了大的威胁。

朝廷这边刚刚平定了西南蜀地叛乱,此时更应整顿兵马,加强防御北方大辽的进攻,并不适合在西北大规模用兵。

真宗觉得,张齐贤目前统率的十二个州、军,现有两万士兵,加上沿疆料柬本城等军,又得五万多人。如果真和李继迁打起来,再招致回鹘、吐蕃等蕃部,又有数万兵马相助。有张齐贤在,料他李继迁也翻不了天,不足为患。

虽说张齐贤这人能忽悠,又做过宰相,但是也架不住李继迁这条地头蛇轻车熟路,左右逢源,南来北往,东征西杀。

虽百密必有一疏,西北太大了,张齐贤就是有火眼金睛,也有照顾不到的地方。真宗这种自以为是的马大哈做法,一定会摊上事的。你不用找麻烦,麻烦会主动找上门来。

围点打援

如果不是碰得头破血流,李继迁是不会甘心放弃夺回祖业、重振党项梦想的。

在沉寂了三年之后,李继迁决定率自己的五万铁骑重启他的雄图霸业。在出兵前,他遣使到大辽上贡,与萧太后和辽圣宗约定,一同出兵攻宋。

咸平四年(1001)七月,李继迁出兵攻下恒州、环州,再次派遣李文骥带着贡品去向萧太后和辽圣宗报捷,耶律隆绪下诏褒奖,声称将于秋后出兵伐宋。

为了迷惑宋军,八月,李继迁采用暗度陈仓之计,一边继续用自己的赐名赵保吉身份,遣使带着高头大马向大宋进贡,一边带领五万铁骑杀向灵州(今宁夏灵武县)。

灵州,自西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置灵洲县,至宋已有一年多年。以“洲在水中,随水高下,未尝沦没”,得名“灵洲”,是西北一带首屈一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

灵州,西靠黄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灵州原知州李守恩战死后,顺州团练使裴济受命于危难之际,新任灵州知州兼都部署。

灵州城中兵少,裴济自知不敌,便坚守不出。

攻城不是骑兵的强项,李继迁也缺乏攻城的器械,如果强攻必将损失惨重,于是屯兵城下,伺机而动,围点打援。

灵州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虽然有屯田,由于长年战乱,城外屯田早已遭到破坏,粮草给养都是靠内地转运。

这么好的一方土地,白白地闲置,太可惜了。李继迁决定据灵州山川险要,四旁膏腴之地,调集党项万山等部族,率蕃卒在榆林、大定间开荒劳作,屯田耕耘,准备长期围困。

灵州被围,张齐贤立即上书真宗:“灵武孤城,必难固守,徒使军民六、七万陷于危亡之地。若灵州失陷,敌必将声势大增,即便多聚军队,广积财货,也难保必胜,请速调江淮、荆湘丁壮八万,火速支援。”

清远军(今宁夏同心县)据积石岭,在瀚海中,位于环州与灵州之间的交通要道,距灵州、环州各三、四百里,四面悬绝。在军事上,清远军和灵州形成唇齿之势,是灵州给养的中转站。

为了切断灵州的补给线,李继迁决定先打清远军。

咸平四年(1001)九月,李继迁率军偷袭了定州(今宁夏平罗县),接着兵围怀远(今宁夏银川)。

怀远守将李赞兵不满百,拒战数日,弹尽粮绝,兵将全部战死,李赞积薪自焚,身死殉国。

占领怀远,李继迁又连下保静(今宁夏永宁县)、永州(今宁夏银川东),接着剑指清远。

清远知军刘隐、监押丁赞分兵拒守,走间使到庆州请援。

庆州都部署杨琼准备出重兵助战,立即遭到钤辖内园使冯守规、都监崇仪使张继能等人的极力反对,理由是“敌兵离得很近,重兵在前,进攻不利将无以为继,所以不可全部出动。”

于是,杨琼只派副部署潘璘、都监刘文质率兵六千前去增援。出发前,杨琼对二将道:“你们先行出发,我带兵随后就到。”实际上这是杨琼的托词。

党项兵发起总攻,李继迁自己带兵攻南门,令长子李德明带精甲攻北门。

敌人填壕断桥,猛攻不已。经过七日苦战,清远军寡不敌众,城中力竭,终被攻陷,兵马都监段义开门投降。

潘璘和刘文质带着援兵未到清远,城已失守。在此期间,杨琼胆怯,一直逗遛不进,不敢出兵。

李继迁兵威益炽,越过支子平,向青冈杀来,杨琼与冯守规、张继能这才缓行出师。这三位懦夫用自己的行动为中国文化贡献了一个成语叫“恇怯不前”。

听闻清远兵败,顺州刺史王环普道:“青冈地远水泉,非屯师计,愿弃之。”建议杨琼放弃清冈。

杨琼命人烧掉粮草兵仗,将城中男女老幼,尽行驱赶出城,退保洪德砦。如此一来,更助长了敌人的威风和气焰,自始至终,杨琼等人与党项军“未尝交一锋”。

最新小说: 酒鬼小师弟 九霄重升之涅盘初劫 玄幻:无敌从拒绝圣女结亲开始 极道器尊 垂钓万界,收十位女帝成神 重生仙子与我对比,竟叫我相公? 玄幻:我在魔宗当团宠 重生猎户,从进山打猎开始成神 玄幻:死亡回档,我算尽天机 手撕妖魔镇山河,真乃人间太岁神! 从捡属性开始无敌 刚人间无敌,皇室就要灭我满门? 吾道长生,从一亩灵田开始 我卖的盲盒太离谱,正魔两道打上门! 别人顿悟靠机缘,我靠大数据精准修仙! 混沌神瞳 仗剑高歌 史上第一掌门 马踏天下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英雄无敌大军在异界 大夏文圣 网游之零纪元 民国投机者 刑徒 七界传说 开局我成为大宗师 乱绝沧澜 三国之超级霸主 仙园 东北保家仙 道祖 法相仙途 龙噬天下 法师传奇 明末风暴 仙佛录 重生之铁血战将 三国之从黄巾起义开始攻略天下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奸臣 我家帝尊又黑化了 隋末 寂灭天骄 1911新中华 高达之我的星空 梦幻王 核武皇帝 网游之模拟城市 请叫我威廉三世 诡案秘录 枭风 黑山老妖 武侠之旅 大宋:开局签到厨仙系统 阳神 誓要休夫:邪王私宠小萌妃 大清拆迁工 龙蛇演义 决战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