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修真小说 > 大宋的天空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张咏治蜀

第一百一十一章 张咏治蜀(1 / 2)

能将大宋皇室玩弄于股掌之上,小小的益州知州在大太监王继恩眼里,就是一根葱。然而,王继恩看走眼了,他这次碰到的,可不是一般的主儿,绝对是个硬茬。

啥也别说,直接上菜。王继恩让手下士卒抓了三十多个所谓的“乱党”,交给张咏来审理。“咏悉遣令归业。”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张咏问都没问,直接将他们尽数释放了。王继恩大怒,带兵来找张咏理论。

张咏道:“前日李顺胁民为贼,今日咏与公化贼为民,有何不可哉”说得王继恩顿时哑口无言。

王继恩统军无方,部下士卒仗势欺人,不尊法纪,掠夺民财,扰乱民间。张咏派人将这些违法乱纪的士兵捉住,也不跟王继恩商量,径自将这些士兵绑了,投入井中淹死。王继恩也不敢向张咏问责,双方都假装不知道。士兵见张咏手段如此厉害,自然就规矩多了,成都的动荡这才渐渐有了好转。

当时城四郊还有很多起义军的营垒,成都四门白天都不敢开,王继恩每天的工作就是宴饮,不再去讨伐起义军。朝廷支出粮草作为军饷马料,张咏却只给钱不给粮草,王继恩得知后,立即发飙:“你家的马只吃钱呢”

张咏道:“草场焚荡,刍粟取之民间。你每天只知道关着门饮宴,粮草从何而出若开门击贼,何虑马不食粟乎!”

张咏道:“咏已据实上奏矣。”王继恩这才不敢再言语。

这时候,恰逢内侍卫绍钦拿着文书来监督捕捉剩余的农民军,王继恩这才命令军队出击。.br>

由于战乱,蜀地一直是从陕西向这里运送军粮,蜀道上,运粮的车马,相续不断。张咏问及城中所驻军数量,共三万人,粮食储备却不足半个月的。张咏访知民间,得知盐价很贵,百姓深以为苦,而私廪尚有大量的粮食积余,于是下令调低盐价,允许百姓以米换盐,民争趋之,不到一个月,得好米数十万斛,军士吃饱,战马欢腾,官军士气大振。

张咏计算了一下,成都的军粮能够食用两年,便上奏请求停止陕西运粮。

上官正、宿翰等将领跟着王继恩在成都耀武扬威,无所事事。张咏亲自上门劝说上官正、宿翰等大将道:“汝蒙受国恩,应当为国出征,荡平余寇,若顿足不前,致使功败垂成,成都亦汝之死地也!”

张咏又对王继恩道:“朝廷若让我统领大军,何至于此胆敢妄为,我剐了他们!”

王继恩这才知道张咏也是个狠角色,好汉不吃眼前亏,于是派上官正、宿翰,带兵向东,协助峡路行营官军,深入追击。派曹习领兵扫荡成都近郊州县的义军。

太宗听闻张咏在蜀地的作为,对身边的近臣道:“张咏如此能干,何事不能了,朕无忧矣。”

《孙膑兵法》云:“险易必知生地、死地,居生击死。”无论身处何地,都要搞清楚,哪里是生地,哪里是死地。未雨绸缪,自己要抢占有利地势,要身处生地,将对手置于死地,这叫做“居生击死”。

王继恩御军无政,手下将士依仗军功凶暴强横。张咏恐怕军队返回后有意外之变,乃密奏太宗,“请遣腹心近臣可以弹厌主帅者,速来分驻屯军。”

淳(994)十二月,太宗命枢密直学士张鉴、西京作坊副使冯守规一同前往,召二人在后苑门谈话,面授方略。张鉴道:“成都刚收复,军队不和,若闻朝廷钦差前来,整改他们的军队,担心引起他们的猜疑,变生不测,请让臣假借安抚之名出行,方为稳妥。”

太宗称好,给了张鉴数张未填姓名的空白补官文凭及随行朝臣几人。张鉴与冯守规到了成都,王继恩仍然傲慢,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继续对手下放纵恣肆。

张鉴持诏与张咏率领戍守成都的士兵出境,王继恩部下的使臣也大多被调遣东去,张鉴又督促王继恩派兵分路讨

捕残余的农民军势力,与张咏共同招抚不安分的官军队伍,自此,军队的麻烦解除,蜀民始安。

张鉴归阙回京,张咏作诗相送,诗云:“锦城寇难初平日,帝里春和入谒天。好竭忠诚佐,莫教女干佞苦妨贤。”张鉴还未到京,就被任为左谏议大夫、户部使。

“军皆歌范老,民各像乖崖。”

沧波借我无穷力,不负平生逐浪心。张咏的为官标准是:“上不敢欺君,下不敢欺民,中不敢欺心。”两袖清风,满腹经纶,益州知州张咏张乖崖也算是太宗朝有胆有识,敢作敢为,数一数二的贤吏能臣。

英雄莫问出处,英雄必有来处。

鄄城张乖崖

张咏,字复之,自号乖崖,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人。

张咏出生在崇文尚武的鄄城。鄄城,源自春秋卫国开辟的鄄邑。鄄,由两个会意字组成,黄河西来带来泥土在此堆积,聚西土而息壤,从西从土,即“垔”也;在高地台上筑城为邑,从垔从邑(阝),此即“鄄”也。

鄄城位于天下之中,黄河与济水、濮水在此汇集,央央雷泽,土肥地阔,草长莺飞,桑间濮上。

宋《太平寰宇记》称鄄城为:“昆吾旧壤,颛顼遗墟。”《史记》载:“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吕氏春秋》载:“尧葬于榖林,通树之。”

春雷动,万物生。相传上古时期,天帝的女儿华胥到雷泽去游玩,看到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十二年后生下一个儿子,人头蛇身,取名为伏羲。

华胥履迹雷泽生伏羲;舜耕历山,渔于雷泽;尧帝箕山访许由,历山访舜,尧嫁二女,死葬榖林。鄄城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先民逐水草,定山川,文明大聚,生生不息。

风雨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大河奔涌,大泽龙腾,齐桓公在鄄地大会诸侯,首倡“尊王攘夷”,代周天子号令天下,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城濮之战,就发生在鄄城临濮。晋文公“退避三舍”,楚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大败。城濮大战,使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多争之地,必出战神,定天下之兵。兵仙孙膑(孙氏族谱称其本名为孙伯灵)生于此雷泽之畔。孙膑是百世兵家之祖兵圣孙武的后人,性灵早具,潜运默识,精魄夺人,智深量广。

围魏救赵,声东击西,避实就虚,以逸待劳……,孙膑用兵,神出鬼没,守正不败,出奇制胜。

孙膑才华横溢,田忌赛马,马陵减灶,桂陵之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见于物而无物不显,无所至而无所不至,从来算无遗策,计出如环。伟人毛公有云:“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

治军以律,用军以谋,孙膑战功卓着,兵法造诣高深。功成不居,晚年远离纷争,归隐故里,研究兵法,着有兵学圣典《孙膑兵法》,现存八十九章,一万一千多字。

在鄄城老家,孙膑开馆授课,创办了史上最早的军事学院,后人又称其“兵师”,兵家之祖师。官家时来请问,学者盈门,驿站成驿城,后成亿城寺。

建安第一风骨,与屈原苏轼列为“三代诗仙”的曹植,曾封鄄城王,晚年封陈王。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才高八斗,诗中周孔,独步古今,鄄城有曹植仿铜雀台筑的读书台,人称陈王台。与尧舜对话,与庄子神游,千百年来,多少风吹雨打,几度杏花飘落,读书台芳魂犹在。“城角岿然土一堆,当年子建读书来。三分鼎沸无遗址,七步歌残有旧台。”

黄初三年,曹植从京师洛阳东归鄄城途中,在洛水之畔写就了《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

兮若流风之回雪。与洛神相遇相知,羡煞千载。

张咏的出生地(今鄄城箕山张大人庄)与孙膑退隐的驿城(今亿城寺)近在咫尺。这里不仅有孙膑的传说,附近更埋有奇士荆轲、生死之交左伯桃和羊角哀。

荆轲是战国时最着名的刺客之一,本为江湖游侠,为人性情豪爽,侠肝义胆。受命刺杀秦王嬴政,易水相别,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名句,图穷匕见,刺杀失败。为人所不敢为,行人所不能行,其人虽己没,千载有余情。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

冯梦龙的《喻世明言》有《羊角哀舍命全交》的故事,鄄城当地也有“二鬼斗荆轲”的故事。左伯桃、羊角哀,偶然相见,遂成刎颈之交,各舍其命,留名万古。

春秋时,楚元王崇懦重道,招贤纳士。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都怀着经世治国的抱负,结伴前往楚国应诏。途中遇到大雪天气,夜宿古墓中,寒风透骨,二人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留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冻饿而死。

羊角哀一路颠沛流离,来到楚国。入奏楚王,问富国强兵之道,角哀首陈十策,皆切当世之急务。楚王大喜,拜为中大夫,赐黄金百两,彩缎百匹。

羊角哀没有忘记自己的好兄弟左伯桃,执意要先回到故地将左伯桃好生安葬。晚上,羊角哀梦到左伯桃的样子万分痛苦,左伯桃告诉他,自己的墓旁正是荆轲之墓,荆轲刺秦王不中被戮,高渐离以其尸葬于此处,在这里一直遭受荆轲的欺凌。

羊角哀当即惊醒,问寻乡亲,果然不远处就是荆轲的墓。按照梦中左伯桃的指点,在坟前烧了用稻草做的武人。晚上左伯桃又托梦说,稻草武人没有用,依然敌不过荆轲。

羊角哀当即拔剑而起,道:“左兄为我而死,今日我当为左兄而亡,与那荆轲魂灵决一死战!”说罢,便在左伯桃坟前自刎,亲自到阴间为兄弟报仇。

是夜,人们听到荆轲坟前杀声四起,天明见荆轲墓上,震烈如发,白骨散于墓前。

古来仁义包天地,只在人心方寸间。羊角哀以死报答了朋友的知遇之恩,楚王感其义重,墓前建庙,加封上大夫,敕赐庙额曰“忠义之祠”,立碑以记其事,至今香火不断。

张咏自幼是听着孙膑、曹植、荆轲、左伯桃和羊角哀的故事长大的,虽出身贫寒,却刚强自信,胸有大志,即便生活贫困,地位低下,也未尝觉得低人一等。

少年时学习击剑,“遂精其术,无敌于两河间。”器械拳脚也相当了得,孙膑拳、大洪拳等也练得虎虎生风,赤身肉搏,周边村庄十个八个汉子近不了他的身。张咏还精通射箭,也曾纵马金堤,弯弓射大雕。

狂来拔剑舞,踏破青苔地。张咏武功高强,剑术神妙超卓,曾言“我受此术于陈抟老祖,而未尝为人言也。”

随手挥出短剑,能断枣树。“探手袖间,飞一短剑,约平人肩,断枣(树)为二。”南宋《春渚纪闻》和明代《剑侠传》都有辑录“乖崖剑术”,相传他曾夜宿于一间黑店,独仗一柄短剑,杀死劫掠财物的一帮强人。

在朝廷重文轻武的世风下,读书似乎成了穷人摆脱贫穷身份的唯一出路,十九岁时,“世本单微”,左右无贤戚之助的“河朔穷生”张咏开始着力学文。

“家贫无书,必俯伏人门以观览。”家贫无书,他就向大户人家借书来读。没有书桌,就背靠大树树干读;饿了,就来一个煎饼卷大葱;一篇文章读不懂记不熟,决不进屋歇息。

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有着深深的自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雕塑自己的过程必定伴随着艰辛与难耐,然而,那一锤一凿的自我敲打,会让你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大化不自言,委之在英才,玄门非

有闭,苦学当自开,世上百代名,莫遣寒如灰,晨鸡固自勉,男子胡为哉。”张咏写的《劝学》诗,千百年来一直是寒门学子的座右铭。

张咏有四大:脾气大,胆量大、酒量大,话很大。

任性使气,不拘小节,像孙膑一样,好为奇计,自号乖崖,取“乖则违众,崖不利物”之意,乖是乖张怪僻,崖是崖岸自高。

他崇尚义士荆轲的侠客风范,为人慷慨,好说大话,不喜欢听人说闲话,喜欢直来直去,你对他坦诚相待,他把你当成骨肉兄弟,你对他虚伪,他会视你如仇敌。

说起饮酒,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云:“酒能乱性,佛家戒之;酒能养性,仙家饮之,我则有酒学仙,无酒学佛。”

我本高阳徒,如乐华胥域,平生意气凌清虚。张咏喜好饮酒,数斗不乱,颇有陈王曹植“斗酒十千恣欢谑”的气场。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出口成章,绣口一吐就是半个华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喝酒前,他是大宋的,喝酒后,大宋是他的。

“金龟典酒知是谁,逢君使我抬双眉,眼前万事不足问,要须醉倒高阳池。”张咏少年时曾与仙人共饮,留下一段佳话。

苏辙《龙川别志》载,乖崖公张咏好饮酒,游京师,有一道人,与之邻房,与之共饮,言谈投机,大饮至醉。张咏向其请教道号,道人曰:“我是隐者,何用姓名”固问之,道人乃言:“我神和子也,将来会与阁下相见于成都。”

张咏笑道:“好,他年成都再聚,与卿豪饮三百杯,不见不散!”

后来张咏在成都做官,想起少年时这道人说的话,便四下打听“神和子”这个道人,始终没有找到。不久,他主持重修天庆观,从一条小径,入一小堂院中,见堂中四壁多古人画像,尘封已久。扫尘视之,见画像中有一道人,旁题“神和子”三字,相貌和从前共饮的道人一模一样,乃知所见正是此人也。

如今,张咏如约而至,神和子却成了壁画泥塑,不免让人心生唏嘘,怅然若失。

神和子时神仙屈突无为的别名,姓屈突,名无为,字无不为,有着作,便以“神和子”三字署名。

最新小说: 修仙从洞察天机开始 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 废物魔门少主,从咸鱼到至尊 酒鬼小师弟 九霄重升之涅盘初劫 玄幻:无敌从拒绝圣女结亲开始 极道器尊 垂钓万界,收十位女帝成神 重生仙子与我对比,竟叫我相公? 玄幻:我在魔宗当团宠 重生猎户,从进山打猎开始成神 玄幻:死亡回档,我算尽天机 手撕妖魔镇山河,真乃人间太岁神! 从捡属性开始无敌 刚人间无敌,皇室就要灭我满门? 吾道长生,从一亩灵田开始 我卖的盲盒太离谱,正魔两道打上门! 别人顿悟靠机缘,我靠大数据精准修仙! 混沌神瞳 仗剑高歌 史上第一掌门 马踏天下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英雄无敌大军在异界 大夏文圣 网游之零纪元 民国投机者 刑徒 七界传说 开局我成为大宗师 乱绝沧澜 三国之超级霸主 仙园 东北保家仙 道祖 法相仙途 龙噬天下 法师传奇 明末风暴 仙佛录 重生之铁血战将 三国之从黄巾起义开始攻略天下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奸臣 我家帝尊又黑化了 隋末 寂灭天骄 1911新中华 高达之我的星空 梦幻王 核武皇帝 网游之模拟城市 请叫我威廉三世 诡案秘录 枭风 黑山老妖 武侠之旅 大宋:开局签到厨仙系统 阳神 誓要休夫:邪王私宠小萌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