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修真小说 > 大宋的天空 > 第八十八章 尴尬的胜利

第八十八章 尴尬的胜利(1 / 2)

恐惧是动物的本能反应,就像一只狗在漆黑的夜里傻叫。面对恐惧,逃避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懦弱,对付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直面它。

东线满城之败,西线雁门关的惨败,连续的两记耳光,彻底激怒了大辽皇帝耶律贤,他决定好好地教训一下宋军,一雪前耻。同时,耶律贤也急需要用一场胜利,消除辽军心中两次战败的阴影。辽军在西线战场,怕见那个姓“杨”的,那就回到东线,继续高粱河的神话。

人多力量大,量变会产生质变,群体数目多了胆子也肥,就像海里的沙丁鱼,以前出兵都是十万,这次翻一番,直接整到二十万吧。耶律贤亮出了自己压箱底的王牌军——宫廷卫队,同时向女真、渤海等部落大量征兵,充实军队。

就在耶律贤摩拳擦掌准备再战的时候,大宋皇帝赵光义这时候正忙于全国科举考试。

寇准进士及第

太平兴(980)闰三月,太宗朝的第三次科考开始。

本次科考中榜进士当中,出现了一位对大宋乃至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他就是刚刚十九岁的寇凖(别名寇准)。

寇凖,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父亲寇湘在后晋开运年间考中进士甲科,任魏王记室参军,因屡建功勋,被封为国公,追赠官职至太师尚书令。寇凖小时候,家境并不宽裕,母亲常常一边纺纱一边教寇凖读书,督导寇凖苦学成才。

寇凖天资聪慧,七岁那年的春天,父亲带领他登华山,寇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绝句《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十四岁时寇凖已经写出了不少优秀的诗篇,时就能精习《春秋》。十九岁,寇凖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

大宋科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叫殿试,皇帝会亲自向考生们提问,只有过了这一关才能算是彻底的通关。太平兴(980)闰三月十一日,赵光义亲自策试礼部举人,十四日,亲自策试各科举人。太宗取士,对社会阅历不深的年轻人往往不太感兴趣,在他看来,有学识但缺乏社会阅历的人实在是难堪大任,因此,年纪太轻的人往往不予录用。

有人建议寇凖把自己的年龄虚报几岁,寇凖道:“我刚准备要踏上仕途,还没有正式当官,难道就要开始欺君吗”

官二代的寇凖最后顺利通过了赵光义的殿试,授官大理评事,被派往归州出任巴东知县。

太祖赵匡胤是位马上皇帝,却堪称史上最推崇文治的开国之君,在位十六年,一共举行了科举考试,录取文人一共一百八十八人,平均每次十二三个人。在“太祖碑誓”上,留下了“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的祖训。

与太祖相比,赵光义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文人,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刚刚即位两个月的赵光义就举行了第一次科举考试。

此次科考,进士科的录取人数一百零九人,诸科录取人数二百零七人,一共录取人数三百一十六人。赵光义觉得这些人还不够,又派人去查太祖朝落第的考生档案,将其中的一百八十四人,全部“赐出身”,就是说这些人不用再考了,直接被朝廷录用了。

太宗朝第一次科举考试,共计录用文人,与其他朝代科举考试相比,此次录取人数简直是令人惊掉下巴,这也是科举制度诞生四百年以来,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次,创造了历史的巅峰。

赵光义道:“从今以后你们都是朕的学生了,听朕的话,干得好,朕给你们封官加爵!”宋时,人们习惯性将参加殿试被录取的进士称为“天子门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宴请之后,太宗给每位“天子门生”还发了二十万贯钱,用以置办上任行装,买马买仆,以便光光鲜鲜的去上任。

太祖时期,科举进士的起授官职通常是从九品,最高不过从八品。赵光义。

给这批进士的起授官职是各州的通判,相当于副知州,副市长了,级别、六品,至少比太祖年间进士高出两到三级,这可是太祖朝进士需要花费十年努力工作才能达到的级别。让这些穷秀才们真正感受到了古人说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些进士得到提升的速度,也是历代所没有的。其中张齐贤在太宗这一朝就做到了宰相级别,从初入仕途到百官之首,前后只用了十几年时间,真应了那句“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宰相办公的地方)。”

赐宴、赏路费、赐,“宠章殊异,历代所未有也。”天底下的好事,都让自己一个人得了,可想而知,那些穷书生,那些根本多次落第没希望的考生,意外被录取,又成了天子门生,他们对赵光义能不感恩戴德吗这些文人,不但能说,还能写,他们嘴中笔下的皇帝,还能写半点不好吗

大宋被誉为“文人的天堂”,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很多人认为这是太祖皇帝赵匡胤定下“重文轻武”国策的原因。其实,真正开启文人美好时代的,并非太祖赵匡胤,而是太宗赵光义。

太宗如此疯狂地扩招文官,赐宴、赏路费、赐,通过这三步棋,赵光义很快培养起自己遍布全国的亲信,逐步取代了太祖朝的官员。除此之外,培养替自己歌功颂德的文人,更有淡化太祖赵匡胤的用意,如此种种,也是在逐步化解自己即位的危机,其手段可谓够狠、够准、老辣。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十九岁的寇凖带着太宗赏赐的二十万贯,高高兴兴地走马上任去了,属于他拉风又打怪的星光大道就此开启。

慢是一种态度

为取得绝对的胜利,重写契丹不败的神话,耶律贤决定亲自带兵上阵,跟宋军来个秋后算账。当皇帝这么多年,御驾亲征这事,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马背上的民族,致富基本靠抢,就连秦始皇这样的狠人,一提到匈奴都直喊脑瓜疼。抢秋是契丹族的惯例,中原百姓秋收之后,有钱有粮,就容易招贼。辽军会很不客气地带走你的粮食、你的鸡、你的猪羊,甚至你的人。

虽然北汉主是大辽的侄皇帝,每年给大辽上贡,还是无法避免辽军的抢掠,杨业在北汉二十九年,主要工作就是抗辽守边,他的“无敌将军”称号也是这么来的。

此次南征,耶律贤决定攻打大宋的边防要地瓦桥关(雄州治所)。瓦桥关与益津关,淤口关合称为三关。938年,儿皇帝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直到显德六年(959),周世宗柴荣率军北伐,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瓦桥关在二十一年后又回归到了中原政权。

祭祀是一种凝聚力量、鼓舞士气的神圣仪式,军队出征前,都要举行祭祀活动。

太平兴(980)十月初一,辽景宗耶律贤命令巫师举行了祭祀天地,祭祀兵神仪式;十一日,二十万辽军出征前,又举行了祭祀旗鼓仪式;十七日,辽军抓到了一名宋朝女干细,又用他举行了祭祀射鬼箭仪式,可怜这名大宋的细作,被人绑在高杆上,射了一百零八枝穿心箭,全身都被射成了刺猬。二十日,辽军到达固安,又用青牛白马祭祀天地。

通过多次的祭祀,可以看出辽景宗对这次战争的胜利,那是相当的重视,可以说十分渴望,而且势在必得。

辽军的骑兵行动很慢,像是在打太极,玩起了慢动作,每天向前移动十余里,从固安到瓦桥关,不过百里路程,辽军的骑兵走了将近十天。看来是被宋军打怕了,怕什么怕被南北夹击,再被宋军断了后路。辽军的慢,在辽景宗耶律贤看来那就是稳。豹子老虎在袭击猎物的时候,可是有足够的耐心和沉着冷静,静若处子,动若惊雷,慢慢靠近,一击致命。

十月二十九日,辽军到达南易水北岸的重镇瓦桥关。

再说。

最新小说: 废物魔门少主,从咸鱼到至尊 酒鬼小师弟 九霄重升之涅盘初劫 玄幻:无敌从拒绝圣女结亲开始 极道器尊 垂钓万界,收十位女帝成神 重生仙子与我对比,竟叫我相公? 玄幻:我在魔宗当团宠 重生猎户,从进山打猎开始成神 玄幻:死亡回档,我算尽天机 手撕妖魔镇山河,真乃人间太岁神! 从捡属性开始无敌 刚人间无敌,皇室就要灭我满门? 吾道长生,从一亩灵田开始 我卖的盲盒太离谱,正魔两道打上门! 别人顿悟靠机缘,我靠大数据精准修仙! 混沌神瞳 仗剑高歌 史上第一掌门 马踏天下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英雄无敌大军在异界 大夏文圣 网游之零纪元 民国投机者 刑徒 七界传说 开局我成为大宗师 乱绝沧澜 三国之超级霸主 仙园 东北保家仙 道祖 法相仙途 龙噬天下 法师传奇 明末风暴 仙佛录 重生之铁血战将 三国之从黄巾起义开始攻略天下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奸臣 我家帝尊又黑化了 隋末 寂灭天骄 1911新中华 高达之我的星空 梦幻王 核武皇帝 网游之模拟城市 请叫我威廉三世 诡案秘录 枭风 黑山老妖 武侠之旅 大宋:开局签到厨仙系统 阳神 誓要休夫:邪王私宠小萌妃 大清拆迁工 龙蛇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