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这些都是赵王肖天月的人马?”
老王爷顿时眉头紧蹙,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一字一句地问道。
“当地百姓是这么说的,鸣儿与他们交涉时,也确实听得出,这些人中,有许多是赵州口音。”
老王爷再没有发问,似在思虑着什么,良久,他突然对叶鸣说道:
“你不在的这几天,可把静安丫头急坏了,现在快去看看她吧,也好让她放下心来。本王有事要出府一趟。”
说着,老爷子就站起了身。
叶鸣心中窃喜,想必老爷子已察觉出了问题的严重性,要赶着进宫里向皇上奏明,并商议应对之策去了。
自己略施小计,编了个小段子,就将这两尊掌控天下的大神惊得够呛,接下来必定要忙乱一阵子了。
有关肖天月要起兵造反,自己手里还有更多更重要的情报,也不急在一时,一件一件地来。既然你肖天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黎民百姓生灵涂炭,那就将你打入十八层地狱,让你永世不得翻身,遗臭万年。
当然,在讲大义的同时,叶鸣心里,也有着自己的小利,那就是使自己名下各家商号,有一个更好的营商环境,赚更多的钱,也使马奴的心上人小如兰彻底摆脱肖天月父子的纠缠。
至于他编造的这个小故事,日后是否穿帮,叶鸣并不担心,因为那个林武供认出,赵王已命令潜藏在各地的隐暗势力开始集中,而集中地点之一,就有豫州大青山。这一切充分说明,赵王肖天月此时已箭在弦上,马上就要起兵造反。
真到了那时,还有谁顾得上追究自己现在说的是真是假。况且,除了自己没有去过那儿外,其他可都是真的。
叶鸣得意洋洋地跑到后院去找自己的静安了。
“陛下,近来可有天月的消息?”
刚坐定,王爷就面向龙座上的夏宣帝直接问道。
“皇叔可是又有了他的新消息?”
“老臣也是听说,还没有核实......。”
接下来,老王爷就一五一十将从叶鸣口中得来的,有关肖天月聚集私兵的事奏明了皇上。
越往下听,夏宣帝的表情就越严峻,还没待皇叔进一步分析其可信程度,一掌就重重地拍在龙案上,咬牙说道:
“前些天,暗卫司在赵州的暗桩就发来情报,说还没到征兵季,赵州地面上就开始了征召新兵,而且还不允许老兵退伍,朕认为这也只是个时间把握的问题,没在意。
现在看来,天月这小子真的要不顾肖家的江山社稷,企图起兵造反,要夺朕这皇位了。
真是自不量力,自寻死路,那他就别怪朕不念兄弟之情!”
肖天望双目喷火,拳头攥得发白,看样子立马就要发作。
老王爷赶忙劝说道:
“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眼下的当务之急,是陛下派人暗中进行核查,待核实过后,再处置不迟。”
老爷子为了让自己这个皇上侄儿宽心,又分析道:
“就算他肖天月真敢起兵造反,他的力量还都分散藏匿在赵州、豫州等地,没有一两月,根本就集结不起来。
依着老臣的想法,我们要以静制动,静观其变,现在就暗中做好平叛的各种准备,等他肖天月真的举起了反旗,动了手,那在百姓万民眼中,他肖天月冒天下之大不韪,证据确凿,就是个死有余辜的反贼,人人得而诛之。到那时,怎么处置他都不过分。”
就这一事件本身而言,叶鸣提醒得不可谓不快,老王爷和皇上知道得也不可谓不及时,老王爷的忠告及与皇上议定的策略也不可谓不正确。
但是,任何人为的思考和判断难免有所遗漏,而一件事情的发展也就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差。
事态的下一步发展,不仅完全出乎夏宣帝肖天望和老王爷的预料,就是叶鸣也是大感意外,有些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