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望月一回悲,望月月移人不移。
何时得见汉朝使,为妾传书斩画师。”
一首《昭君曲》罢,崔国辅忍不住吟唱道。
............
“呃......你们唐朝人真把诗词当朋友圈发是吧,听首曲子就能作诗?”
“看义父扮演汉使前,昭君真苦,看义父扮演汉使后,昭君?嗯?昭君是你能叫的吗?叫单于!”
“王昭君和解忧公主还是有不同的,解忧公主再怎么说那也是公主出身,远嫁也就是乌孙而已。
王昭君不过就是一个宫女,她能得到的资源还是有限的。”
“何时得见汉朝使?好家伙你确定是要传书斩画师?难道不是斩单于吗?”
“汉使:嗯,让我瞅瞅怎么个事,看完了,死这!”
“别说,这曲子是真悲怨啊!”
...........
“走,去见见这弹奏之人。”
一首琵琶曲罢,崔颢转身朝外走去。
他也想去看看到底是何人在此演奏。
很快,一群人便走了出去,陆远思量了一下,也跟着走了出去。
出了百花楼,一女子便出现众人面前,看上去,女子应当也就是花信年华。
女子身材高挑,肤色白皙,姿态丰腴,身着白裙,裙脚处染了不少泥尘,半抱琵琶。
虽就样貌而言,女子姿色也只能算作上乘。
但她那眉宇间有着一抹散不去的忧愁,加上她身上独有的韵味。
让人觉得,这女子颇有仙子临凡之感。
“敢问方才的《昭君曲》可是姑娘所奏?”
崔颢见到这女子之后,也不由为之惊艳了一下。
随后开口询问道。
“正是,敢问公子可是崔颢崔伯玉?”
女子点了点头,而后对崔颢发问道。
“正是在下,姑娘今日再次奏乐,应当是与在下有事相谈吧,可请姑娘入内一叙?”
崔颢点了点头,而后对女子邀请道。
“多谢公子。”
女子抱着琵琶对崔颢微微欠身,而后跟着崔颢走入了百花楼中。
“姑娘有故事,贫道有酒,可否多一位听客?”
入到百花楼中后,女子和崔颢欲往楼上而去。
陆远突然开口道。
“敢问高人是?”
见到有人拦路,崔颢上前对陆远行了一礼询问道。
“一闲散道人罢了,游历世间,就爱听些坊间故事。
今日听闻姑娘所奏之曲,便知姑娘心中多有故事。”
陆远回了一个道揖道。
“既然道长想听,那便请吧。”
女子也不在乎多一个听客。
几人入到二楼。
“此乃贫道昔年暂居峨眉之际,猴群藏百果,天地酿成的猴儿酒,一滴酒有百果之香,诸位,请。”
入座之后,陆远取出一壶酒,给三人满上一杯后道。
“嘶,世间竟真有猴儿酿?”
嗅着杯中的果香,崔颢和崔国辅两人连忙浅尝了一口,瞬间眼睛都瞪大了几分。
便是那女子,闻到这酒香之后,眉宇间的忧愁似乎都减缓了几分。
门外,一群偷听的清倌人,也争相朝房内看去,似乎也想尝一尝这猴儿酿。
一杯饮罢,陆远再次给几人满上。
“不知姑娘寻在下所为何事?”
在尝了一杯之后,几人也算克制了对美酒的欲望。
崔颢此时看向女子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