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穿越小说 > 三国之谋伐 > 第六十一章 陈毒士又开始了

第六十一章 陈毒士又开始了(1 / 2)

能够邀大儒郑玄讲学,是因为郑玄本来就致力于学术。

在魏晋时期,郑玄的郑学,可谓红极一时。即便是蜀国和吴国,也深受影响。

如果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教授更多的学生,让更多的人接受他的学术,郑玄没有拒绝的理由。

三月下旬,氏仪前往广饶赴任。

同时郑玄也开始写书信,利用他的人脉关系,邀请青州其他的名士也来齐国讲学。

如北海人管宁,北海人邴原,平原人王烈,都是当时有名望之人。

原本历史上在汉灵帝死后,这些人预感到天下大乱,就避祸辽东,跑去公孙度的治下继续干教育事业。

只是现在青州逐渐在恢复,北海和东莱平复在即,自然也就没有离开,现在郑玄邀请他们来齐国,有当时郑玄的面子,纷纷欣然赴约。

新建的泰山学宫就位于泰山书院东面的杏林深处,如果说泰山书院只是个幼儿园,那么泰山学宫,便是一座大学城。

这是陈暮花了大价钱打造的一处宫殿群落,占地约有01平方公里,也就是10万平方米,只有故宫的七分之一,洛阳皇宫的七十分之一,跟现代的大学城也没法比。

不过环境优雅,风景独特。从学宫进去之后,就是前庭花园,园中百花绽放,亭阁楼台,林木茂密,沿着回廊拱门往里走,就是中庭各个殿堂。

殿堂巍峨高大,斗拱飞檐,每一处殿堂下方还铺设了地暖,方便学生冬暖夏凉,给予他们一个非常舒适的环境读书。

而后院则是个人工湖,同样有大片的建筑群,是老师与学生们的宿舍,都是免费入住。

从陈暮十一月下旬来齐国,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五个月。

这么短的时间内肯定不可能建造出那么庞大的一处学宫,所以实际上这里原来是一名豪强的大庄园,经过陈暮的翻修整改,变成了现在这样,能同时容纳数千师生,条件很不错。

主要还是因为汉代的读书人比较金贵,毕竟在一个连书本都无法普及的年代,普通人若是能够认字,都可以轻松找一份谋生的职业,在官府当吏。

比如郑玄虽然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郑国的后代,但早年家境贫困,能够读书还是靠着祖上传下来的一些书籍学习。

后来因为识字,就成为了乡啬夫、乡佐等乡间小吏谋生,直到杜密提拔,才入太学读书。

而且实际上东汉时期的文字,如果是楷书,现代人认字也不难,因为是繁体字。只不过如果对文言文没有研究,这些繁体字组成为文言文,现代人就看不懂。

对于文言文的晦涩难懂,现代人应该深有体会。一段话,逐个字因为不同解释,就有可能造成不同含义的解读。这也是为什么光一本《论语》,总计不过一万多字,就能有无数大儒为其注释的原因。

从这一点上来看,白话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陈暮现在当然不可能推广白话文,如今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让读书人更多,认识字的人更多。而不是推广白话文,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饭都吃不饱,就别想其它乱七八糟的事情。

到四月初的时候,管宁、邴原、王烈就抵达了齐国,他们现在属于名士,还谈不上大儒,但他们的学识水平却很高,而且极为尊敬郑玄,收到邀请后欣然愿来泰山学宫讲学。

等他们到了之后,陈暮便立即广邀天下学子来泰山学宫,有大儒郑玄的名头,再加上诸多名士,相信今年之内,泰山学宫很有可能重塑昔日稷下学宫的面貌,变得百家争鸣,让青州变成像颍川一样的文化圣地。

而在这个时候,汉灵帝卖出去的官员也陆陆续续抵达了齐国,各县有了主官,慢慢恢复秩序。

陈暮一边派人暗中观察这些官员的行为,一边写了几封书信,分别派人送出去,一封给乐安郡守陆康,一封给平原国相陈纪,最后一封,则给泰山郡丞诸葛珪。

信的内容也很简单。

给陆康的除了邀请陆康将自己的族子族孙送来齐国以外,还有就是询问一下乐安出兵事宜,关羽在北海剿抚并用,眼看北海和东莱很快就要回归朝廷的怀抱,唯有泰山山脚那两县是最大的阻碍。

既然打算今年年底之前收服青州,就得早做准备。不一定现在就要出兵,但合围之势得准备好,不能让陈暮在稳定青州的时候,泰山黄巾跑出来搞破坏。

四月中旬,陈暮跟沮授张飞典韦一起启程前往济南。

如今济南平原齐国乐安四地相对安稳的春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北海和东莱虽然还有些乱,但平定也是迟早的事情,所以这段时间没什么太大的事情,除了齐国的两个学校招生。

泰山书院要招12岁以下的小学生,泰山学宫要招12岁以上的初中生。以郑玄的名气,学宫招生很容易。反观书院那边就不太轻松。

汉朝时候孩子也是半个劳动力,贫穷人家不会让自己家里少个劳动力去读书。

像郑玄早年读书,就是靠着有父母兄长耕种,有祖上传下来的一些竹简书籍,童年才能读一段时间。

但他光吃饭不干活也不行,长到10多岁的时候,迫于生计父母就不允许他读书了,不得不出来干活,就可见读书的艰难。

也许有人说,你免费提供食宿,难道还有人不愿意把子女送来读书?

这就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意思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孩子除了出生那一段时间,等到五六七岁,就得帮助大人干活。

太重的体力活做不了,一般是放牛放羊喂鸡割猪草种菜之类的事。

等到十一二岁,就得跟着大人去田里耕田犁地。

在严重缺乏耕牛的时代,人就是牛,就是在田里干活的牲口。

古代一亩田地的产出有限,正常情况下,汉朝一亩地产3石粟,一户五口人家,每天要吃最少30汉斤食物,相当于现在66公斤左右,一石是120斤,四天就能吃完亩田半年产粮。

再加上挖野菜、自己种菜,打猎抓鱼虾等食物来源,五口之家要想吃饱饭,最少得耕种二十亩田地,所以百姓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之大可想而知。

不说古代,单说现代社会偏远农村当中,让孩子只念完九年义务教育,然后回家种地打工结婚生子的大有人在。

因此招小孩子读书,非常困难。只能招有钱人家,比如豪强和官宦人家的孩子。

这件事情陈暮也有安排,在生产力没有提升上来之前,一切宏大的设想都只是空谈,现在最要紧的,便是尽快平定整个青州,让青州恢复秩序,让生产力提升,尽快发展。

抵达济南后,陈暮和刘备在于陵城会面。

今日春风吹斜,城外亭舍下,刘备立于亭中,笑吟吟地看着他们。

“大哥。”

“翼德子归公与。”

刘备上来跟张飞陈暮一个大大的拥抱,笑着打量陈暮道:“四弟的个头好像又长高了些。”

“是吗?”

陈暮比划了一下,发现好像确实长高了一点。

他是167年生人,两年前黄巾之乱的时候17岁,个子大概一米七。

不过男生要到22岁才定型,如今19岁了,确实长高了一些,应该一米七四左右。等到二十二岁的时候,应该可以到一米七八。

“子归确实高了很多,两年前在鸡泽时,在我胸口,现在到我颌下。”

沮授笑着打趣。

陈暮翻了个白眼,汉朝人明明营养没有现代人那么好才是,但一个个基因突变似的,个子很高。

最新小说: 十七世纪富二代 开局四代目火影 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 山河纪行 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 汴京风云录 外室三年,离开时他却悔红了眼 旅店通万界,假千金成了国家级团宠 重生出嫁前,疯批九千岁缠我入骨! 招惹死对头,被他按在墙角亲 大暴君框框乱杀,小绵绵疯狂吸奶 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 懂兽语穿六零,家属院里我最行 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 开棺见喜,江小姐绑定了亲亲老公 大乾贵公子 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我真的是正经法师啊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病房流产时,渣总在陪白月光度假海钓 夫人一卦千金,我吃亿点软饭怎么了 乖乖恶女囤货千万,在线等末世 太子无敌 玄德至水浒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那年那景那些人 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 爱情江山朕都要 带着武库回明末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大禹逍遥王爷 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 红楼之阅尽十二钗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说好相敬如宾,侯爷生崽上瘾了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 欺我孤女?摄政王撑腰炸全家 离婚夜,他宁做亡夫,不做前夫 闭眼当天,渣老公要给白月光一个归宿 春夜失陷 分手后,疯犬大佬诱我沉沦 少帅又把老婆气跑了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 奋斗在嘉靖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