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使得原本空旷的大牢,一下人满为患。
一次抓捕这么多人,袁世铭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
虽说安控司的定位,与前朝锦衣卫类似,皇权特许,有不经审问,便抓捕官员的权力,但是近些年来,安控司却极少使用这样的特权。
这次袁世铭也是被逼急了,担心其他知情官员消失,不得不将所有涉贪人员,全部先控制起来。
这些地方官员,在淮安这片土地上,养尊处优,作威作福惯了,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
刚被安控司带走时,一个个确实恐惧得不行,有的甚至路都走不稳,需要被人架着才勉强没瘫坐于地。
在进入牢房后,各人心中依旧恐惧,可也有不死心,开始挣扎,指责安控司没有证据,未经过三司审讯,便肆意抓捕官员。
此时在大牢外,安控司校尉按刀而立,院子里火把哔哔剥剥的燃烧。
李文远让属下将一名官员送进牢房,便忧心忡忡的走到袁世铭身旁,“司正,这次动静太大了。我们尚未掌握足够的证据,也未与都察院、刑部通气,便直接抓捕官员。若是不能定罪,届时必遭百官弹劾。”
官员不是普通百姓,犯了事情,一般不能随意抓捕。
县里官员犯罪,一般要先通报府里,经过府里批准,才能对官员进行限制调查,而府里的高官,则需要行省,甚是上报到朝廷,同级基本无权处理。
而即便是上面派人来查,没有确切罪证前,也是比较客气。
毕竟大家都是做官的,不会像安控司这样,什么东西还没有,就直接丢进大牢里。
这对官老爷太不礼貌,也太不尊重了。
袁世铭神情不太好看,他也知道此事存在风险,如果他办得不漂亮,恐怕就连皇帝也保不下他。
“没奈何!薛怀礼已经跑了。若是其他涉事官员也被处理,那么我们即便明知道其中问题,也没有足够的证据给黄正谊定罪!”袁世铭叹了口气,随即沉声道:“这边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到南京。届时南京必然有人会进行干预。现在人既然已经抓了,那便开弓没有回头箭,得立刻进行审问,拿到更多证据,才能说明我们没有拿错人。”
袁世铭到府衙后,发现薛怀礼没了踪迹,便让属下寻找薛怀礼。
可是安控司校尉翻遍淮安城,查遍城外船只、码头,却始终没有发现薛怀礼的身影。
很显然,薛怀礼得到消息,已经先一步潜逃了。
袁世铭说完,便直接转身,往地牢走去。
这时临近一处牢房,隔得老远,便听见一个声音传出来。
“本官乃是淮安同知,朝廷正五品大员,尔等擅自将本官下狱,可有三司文书?尔等如此肆意妄为,当众带走官员,可知对官员仕途和名声,会有何等恶劣的影响。本官要见你们司正,本官要上书弹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