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穿越小说 > 赘婿 > 第八二七章 焚风(七)

第八二七章 焚风(七)(1 / 2)

北地的战争还在继续,南面也并不太平。

大名府之战的消息传到西南后,又过了几天,大雨时下时歇,岷江水位高涨,也已经进入汛期了。

虽然心中牵挂着黄河以北的战况,然而自水势报急开始,宁毅与华夏军的队伍便开拨往都江堰方向过去了。

在后世看来,成都平原是天府之国,然而每年对这边危害最大的,便是水灾。岷江自玉垒山口进入成都平原,由西往东南而去,却是地地道道的地上悬江,河水与平原的落差近三百米之多,故此成都平原自秦时开始便治水,到得另一段历史上的宋朝时期,治水才系统起来,都江堰成型后,大大缓解了这里的水患压力,天府之国才渐渐名副其实。

但即便如此,到了二十世纪,成都平原也曾相继发生过两次特大的水患,岷江与下游沱江的泛滥令得整个平原成为泽国。此时亦然,若是岷江守不住,接下来的一年,这平原上的日子,都会相当难过,华夏军短时间内想出川,就成为真正的痴人说梦了。

而眼下华夏军面临的,还不仅仅是天灾的威胁,针对华夏军控制了成都平原的现状,情报部门早已收到了武朝试图暗中破坏决堤岷江的线报。

这类制造洪水,水淹三军的绝户之计,在许多的武朝书生口中颇有市场,当年女真人攻汴梁时,决黄河以退敌的想法便在许多人的脑子里转过,并非多大的秘密。华夏军初占成都平原,若真是遭遇大水,接下来一两年,都像是挂上了一个大包袱,因此,虽然看起来危言耸听,若是真有人要做事,那也绝不出奇。

一方面要抵御天灾,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藉由一次大的事件加深并不牢固的统治基础,四月上旬,华夏第五军所有政治部门全部出动,同时调动了四万军人,发动岷江附近村县近五万民众参与了抗洪固堤的工作——事实上,早期的宣传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做了,四月水势加大时,华夏军也增加了发动的规模,宁毅亲自上前线坐镇,在征用民工和宣传管理方面,也算是动用了全副的家当,这一次抗洪过后,华夏军占领成都平原时抢下来的一些钱粮,也就花的差不多了。

但这样的大动作,让附近民众与军队联合起来,近距离内体会到华夏军严肃的军纪与治理洪水的决心,自然也是有好处的。上前线的以军队为主,有治水经验的民工为辅,而为了各地联动的迅速,对于未上前线固堤的民众,分派到各村县的管理人员便发动他们修理和开拓道路,也算是为日后留下一笔财产。

四月中下旬,成都平原上空每日灰蒙蒙的,大雨不时的下。宁毅在都江堰附近的县城边上找了几间房子坐镇中枢,也是为了威慑想要在这场天灾里打主意的跳梁小丑们。外头的消息每日里便都向着这边聚集过来,四月十九,完颜昌在黄河以北完成大名府扫荡后,迅速展开下一步动作的消息过来了。

梁山水泊,光武军与独龙岗数万家属聚集之处,镇守的军队,如今仅两千余人。

相隔数千里的距离,纵使着急上火,也是无济于事,拿到消息的这一刻,估计被完颜昌逼迫的几十万汉军已经快完成集结了。

不过,到得四月二十三,有稍好的消息传来。

大名府的那一场大战之后,仍旧幸存的人们陆陆续续地出现了踪迹,梁山水泊的附近,或是数百人建制,或是数十人、十余人、甚至孤身一人的幸存者开始陆陆续续地出现,幸存者们虽然不多,许多的消息,却是令人感到唏嘘。

这些人中,有的是在女真封锁下的荒山野岭中熬过了半个月,才终于艰难的突破防线的,有的是受了重伤而侥幸不死的,他们的战友大多死了,有的失散,有的被抓,他们的身上各有伤势,但渐渐的,又往这边聚集回来。

一部分人受到了敌人或是附近民众的帮助,有少数的几拨人明显是被搜山的汉军成员放过去了,也有的光武军或是华夏军的成员在负伤后被附近的民众藏了起来,待到完颜昌的下一步是攻梁山的消息传来,这些人再也待不住,许多人便是带着仍旧未愈的伤势,往梁山方向赶回去。

这说来也是奇怪,女真人征服中原的十年间,最初人们的反抗情绪有过一段时间的高涨,但渐渐的,反抗的人大多死了,剩下的人开始趋于麻木。到这一次的女真南下,光武军攻打大名府,真正响应者其实已经不多。而在这其中,尤其是对华夏军这面旗帜,大部分人抱有的并非是好感。

在世人眼中看来,华夏军的存在,虽然脱胎于汉人,取名为华夏,但绝大部分的中原人恐怕只会将他们看成与女真人一般无二的修罗人物。因此,华夏军在中原,一直是没有任何群众基础的。

然而,大名府的惨败之后,至少在黄河以北这片土地上,许多已然无以聊生的人们,似乎……至少有一点点开始接受他们了。

大名府最后突围的光武军加上前来帮忙的华夏军,总共接近三万人,估计的牺牲数字此时还没有任何人能够统计出来,但至少半数往上,数千人被俘,惨烈的屠杀已然开始。幸存者们——不知道还有多少的幸存者们——渐渐的回来,朝着梁山方向,参与一场很可能更加惨烈的战争。

犹如星星之火。

四月二十七,确定牺牲的将领名单逐渐报回来,俘虏们在一座座城池间陆续被屠杀的惨剧也被记录,传了回来。此时岷江的水势已愈发猛烈,华夏军各部固堤抗洪的同时,情报部门还在报回各个地方关于亲武势力预备决堤的传言,逐一筛查。

到得五月初四,一拨人准备作乱决堤的传言被证实,为首者乃成都本地大儒陈嵩。陈氏原是川蜀望族,华夏军占领成都平原后,一部分士绅举家逃离,陈家却并未离去,待到今年春汛开始,陈家认为岷江的水患最能对华夏军造成影响,于是暗中串联了部分江湖豪侠,晓以大义,预备在合适的时候下手。

陈嵩原以为这件事情最难过的是心理关,谁知道这次汛期一来,华夏军整批整批的出动,虽然也发动了大拨的民众,但提防附近的看守和巡查都极其严密。到得五月里华夏军进家门控制住所有人,陈嵩准备了的大量火药还未想好到哪里去下手。

抓捕陈氏一族极其党羽的行动声势颇大,宁毅随行坐镇。抓住陈嵩是在陈氏一族距离岷江不远的一处别苑,宁毅见到了这位须发半白的老人——两人之前便有过几次见面,这一次,老人不再有以前看来的浑噩无神,在自家的厅堂内将宁毅破口大骂了一顿。

宁毅拉起椅子坐在前方,静静地听他骂完了。

在以往与儒生打交道——尤其是对年轻的书生士人——宁毅喜欢与对方心平气和地辩论一番,但这一次,他没有争辩的兴趣,殉道者各种各样,钱希文、秦嗣源、康贤、他未曾见过的王其松……对于心存死志的人,争辩便失去意义了。

他只是目光严肃地听老人骂完了,方才开口:“十天以后,你和你的家人会在几千人面前举行公审,有罪从严,对于决堤的必要,你到时候再说吧。”

回去的路上,大雨渐渐变成了小雨,中午时分,宁毅等人在途中的驿站休息,前方有披着蓑衣的三骑过来,见到宁毅等人,下马进店,前方那人脱了蓑衣,却是个身材高挑的女子,却是一贯为宁毅处理琐事的娟儿,她带来了北面的一些消息。

此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名府附近乃至于梁山的一些讯息已经开始变得清晰,部分人的死讯得到核实,包括徐宁、呼延灼、聂山等人的牺牲被反复确认,却也有秦明、厉家铠、薛长功等将领,已经回到了梁山上。这第一批回来的将领和士兵有四千余人,算是大名府突围战中真正保留下来的主力了。

由于在完颜昌长达半个月的封锁和扫荡中,部分军队和士兵被打得极散,这些士兵的陆续回归又或者不再回归恐怕都有可能,而且数量应该不大了。

“也就是说……将近三万人,最多剩了六千……”驿站的房间里,听完娟儿的简单呈报,宁毅喃喃低语。

“有很多人被抓,那边的人,在策划营救。”

最新小说: 别惹!疯批大佬人美路子野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贵妃她靠咸鱼拿下宫斗冠军 不小心误鲨大佬之后 惜奴娇 咸鱼通房带娃跑路,世子疯魔了 和夫君互作替身后 [西游]唐僧他又在买地 娘娘她步步高升 媚香记 穿越成雍正女儿后 红楼贾政很正经 别吵,在挖墙脚 清穿之宣妃享乐日常 外室 开局给秦皇汉武盘点历史典籍 笼中春色 桃花人家(女尊) 白切黑反派改拿深情剧本 长安秘案录 在秦代刷短视频不小心开了投屏 宠妃她有自知之明 穿进乙女游戏后被四美男围攻 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亡国后委身了敌国将军 赘意 主母重生要改嫁,疯批权臣火葬场 妖心渡世 娇媚庶子皇商妻(女尊) 摇风坠 神火书 华京迷案录(探案) 穿为辛弃疾义女后 财神娘子从守活寡开局 大唐政变生存指南 谋士系统在三国 下嫁权臣 中土公主模拟器[魔戒] 小娇矜 和离后,丞相他追悔莫及 帝宠 歹竹出好笋 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娘娘她总想出宫 春诱莺莺 嫤语书年 双阙 守寡后他他他都爱她 掌事姑姑返聘皇家幼儿园 乾隆宠妃日常(清穿) 和冷硬将军奉旨成婚后 孩子他爹是皇帝 抢来的夫君真甜 听到乖巧妻子心声后 王府幼儿园2 我的儿子是康熙(清穿) 盈满则亏 乐观少年在立海大 建安幻 清穿之康熙皇帝小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