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岑神秘的说,“其他的人肯定不止这个价格嘛,但是这个是我们公司参与合作的,有合作商价格,你不要出去说哈。”
小姨瞬间秒懂,“噢!没问题。”
奶奶外婆一个房间,外公一个房间,小姨和李月岑一个房间。都是双床房型,房间也够大,倒也不挤。
收拾了一下行李,李月岑还“笑话”外婆,这下床单被罩又要拿回镇上,人家这里都给你准备了床单被套的。
倔强的说道,“那万一没有呢,我这是预备着。”
看时间差不多了,李月岑就带四人下去吃午饭。
一到楼下餐厅,嚯,还真热闹,有老人、小孩、中年人,都是过来避暑的。
餐厅有一个操场这么大,两边全是吃的。李月岑把谢管家给的房卡,刷了一下,就可以拿餐盘了。
几人在档口挑选自己有兴趣的吃食,“凉菜有秋葵、黄瓜、黄花、凉粉、蕨根粉、芝麻豆腐、凉拌菠菜、梅渍小番茄”“热菜就多了蒸菜、炖菜、红烧的、爆炒的。”各类汤品、粥、点心、水果。
李月岑拿了酸辣柠檬虾、番茄牛腩、凉拌口蘑,端了一小碗黄花大骨汤,杂粮饭。
再看小姨也是拿了满满一盘,外公外婆和奶奶生怕被人笑话,只拿了一些自己认识的菜。
餐厅墙上标语着不要浪费。
所以大家都还是拿得适量,李月岑也一直跟他们说,宁愿多拿几次,也不要一次拿太多吃不完,而且千万不要积食了,要健康饮食。
餐厅的味道还不错,看来请的厨师都是用心的,考虑到大部分地区的口味,还有老人的健康问题,几人都享用得干干净净。
几人在园区逛了一下,凉爽宜人,有点饭困,就回去睡午觉了。
下午等李月岑醒来,发现他们都不在,电话问他们,原来去园区玩了。
李月岑也换好衣服出去找他们,在湖边凉亭就看到外公在跟几个老头下棋。李月岑过去打了招呼,看外公已经在“大杀四方”了,就放心的去找外婆小姨。
在附近的桂园看到她们和其他的奶奶在学习跳扇子舞,玩得不亦乐乎。自家奶奶却跑到旁边去学打太极拳了,果然是老当益壮。
李月岑看他们几个适应的不错,也去琴房练习了一下钢琴,还让这边的老前辈指导学习了一下。
年轻乖巧的李月岑在一众爷爷奶奶辈面前,瞬间被宠成小孩。
难得来一个年轻人,还不是带小孩的,是带自己外公外婆奶奶来的,倍感稀罕。
一周后,姨父也过来了,和外公住一个房间,一来这边,就感慨,“这边可真凉快啊,家里那边都快热疯了,听说到处的避暑房都定空了,还好我们月岑安排得早。陈爷爷他们几个待在空调房都没办法出门。”
李月岑问起李爸李妈怎么样,姨父说着,“他们两个倒还好,最近放暑假了,生意也好得很,都是外卖多,外卖员天天都在店里坐着接单了。还好有小言他们帮手,不然真忙不过来。”
外婆听后,给邹爷爷他们打去电话,说起镇上老人的情况,邹奶奶跟他们一个时间来的春城,不过不是在一个地方,邹奶奶妹妹在红河那边,开车要两个小时。
“听说家里那边热得不得了啊,也不知道今年有多少老人挺不过去啊。”外婆忧心的说道。
“那也是没办法,活到这个份上,都是命了。”邹奶奶宽慰道。
说到最后两人相约过段时间一起出游在周边转转,这才把外婆的情绪调动起来一些。
几人在这边,温度20左右,每天穿长袖长裤,有时候外婆奶奶还要穿个薄坎肩。
姨父来了后,隔三岔五就要去湖边钓鱼,然后拿到餐厅去加工。
外公还把年轻时候书法爱好捡起来了,每天和几个谈得来的爷爷成为好友,精神头都好了许多。
外婆和奶奶还跟着几个老姐妹去旁边的村子赶集市,这边阳光好,晒得人暖烘烘的,时不时还吹来点微风。
小姨最近迷上了手工,本来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研究打毛衣做手工,这边还有民俗老师教导,她更是每天乐不思蜀的在手工教室练习。
李月岑每天跟着奶奶早上打太极,然后在各位老前辈那练琴,下午陪外婆奶奶们去周边村子逛逛,和邹奶奶还约了两次周边景区游。
8月中旬姨父就回去上班了,李月岑和小姨带着三个老人继续在这边等到9月中旬才回到玉带镇,带回来好多特产,“当地衣服、民俗手工品、菌类美食、米线、鲜花饼”还有几瓶蜂蜜,是外婆他们在村里买到的纯正土蜂蜜,还有一大袋野生小坝天麻。
李月岑买了几袋优质的春城咖啡豆,准备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