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
白羽尘本不想让魏九安去上朝的,上朝又要听那群大臣的弹劾,魏九安这几日状态不好,不该听的。
但魏九安还是去了。
他穿了自己最正式的官服,纯黑,胸前用正红和金线绣了图腾。他带着自己的奏折,还带着自己身为摄政王的册印。
当初受封后,白羽尘没有在正式场合授他册印,就是怕他到时候还要谢恩,太过繁琐复杂,便私下给了,不过大臣们也都心照不宣的知道,自是不必多说。
武将们说了说边关与旧部的战事,白羽尘也觉得不能再拖,也该斩草除根了,于是提出增援,直接歼灭程榭旧部,以儆效尤。
武将们纷纷响应,也表示愿意与白羽昼一同出征。
旧部的事不能太过优柔寡断,要不然大梁还要陷入一个党争的时代,所以白羽尘对此的态度是能赶紧解决就别留着,反正也是个祸患。
说完了边关军事,整体来说也就没有什么别的大事了。
白羽尘仔细看完了白羽昼的折子,合上后道:“各位爱卿可还有本要奏?”
有一瞬间的鸦雀无声,康泯和俞衫交换眼神,但什么都没做。
白羽尘刚想说“退朝”,却听魏九安道:“皇上,臣有本要奏。”
白羽尘意识到,这似乎不是什么好事,刚要阻拦,魏九安却已起身,双手呈上奏折。
安烬将奏折递给白羽尘。魏九安垂眸,跪了下去,道:“皇上,御史台提出,甲寅变法对大梁当前局势并不完全有利,臣认为,是。”
白羽尘一怔,心跳似乎都漏了一拍,只道:“不。”
魏九安没管他,接着道:“臣支持御史台改革《大梁律》,臣无德、无能、无才,是个庸臣,是臣不知天高地厚,还要一味去保甲寅变法;是臣断了各位亲王的后路;也是臣,一意孤行,自不量力。”
“是臣蠢笨,不足以担当大任,辜负圣意,屡屡犯错。年少气盛,曾经不认,现在,臣已然知罪,不会再犯。”
康泯嗤笑,道:“变法早该废,御史台制定新法,对谁都有利,魏大人一味阻拦,妨碍公务,又多次逼迫宗室,早该认罪。”
魏九安眼睫微颤,还想像从前一样脱口而出“我不是,我没有”,却没有说出来,而是暂时哑口。
片刻后,叩首道:“臣知罪,臣认罪。万望不要殃及臣的家人,只惩处臣一人便好。”
底下有官员窃窃私语:“听闻那魏二克死父母、残害亲朋,尽竟还有脸来为自己的家人求庇护?不愧为贼!”
白羽尘深吸一口气,道:“《大梁律》怎么办?”
魏九安道:“臣斗胆,请御史台新修《大梁律》,修改掉甲寅变法的弊端,重新命名此法。但是,请御史台借鉴甲寅变法的利处。”
康泯上前一步,作揖道:“皇上,臣请命,重修《大梁律》。另外,请皇上也一并处置了蔑视宗室的反臣。”
白羽尘看了他一眼,道:“《大梁律》朕会关注,御史台可以修改,但朕还要过目一遍。甲寅变法不可全盘否认,暂且保留。”
魏九安安静跪伏着,不言。
白羽尘看向他,起身走到他跟前,将他扶起,道:“摄政王为大梁着想,也算呕心沥血。大梁已然暂安,所以,摄政王有功,是功臣,不容怠慢。此罪乌有。朕不认为甲寅变法不符合当下政局就要全盘否定。”
魏九安被他扶起后才终于擡头看他。他的眼眶有些微红了,似乎是不甘,但又很平静,仿佛在劝自己接受这个结果。
白羽尘直视着他的眼睛,道:“子矜,这个奏折,朕驳回,不批。”
须臾,他又对康泯和那几位御史大夫道:“至于新法修改一条便给朕看一条,朕也要改进一部分。”
康泯和俞衫虽然针对魏九安,但也确实是从大梁的角度出发,只是方式方法和针对性的问题。因此,他们还是值得一用的。至于他们所排斥的条例,魏九安说了没有作用,白羽尘便自己说,他说更有权威性。
白羽尘牵着魏九安的手,道:“退朝吧。早些把新法条例给朕呈上来。”
魏九安就这样被他牵回了长生殿。
到了寝宫,他似乎才回过神,张了张嘴,唤了声:“羽尘。”
白羽尘拉着他坐下,自己则俯下身给他宽下鞋袜,不忘应道:“怎么了?”
魏九安思索了一下如何开口,最终道:“对不起。”
白羽尘擡起头,又与他对视,道:“你从没对不起我,你对不起的只有自己。”
魏九安闭了闭眼,道:“我不知道,对不起,我也不知道我对不起谁了。我不想因为变法再起波澜,真的不想了。”
舍弃了甲寅变法,也会有新法,新法有白羽尘亲自过目,更有威严,比他来做要强。
白羽尘给他脱了官服,扶他躺下,盖上被子,道:“没事,你不要费神了,我来做就是。至于以后,咱们还能再想办法。”
魏九安眼眶还红着,听他一言,心绪不宁,更加悲戚。
白羽尘看出了他的委屈,抱着他,道:“好了,不想它了,歇歇吧。”
魏九安将脸埋进他怀中,呜咽着道:“羽尘,对不起,真的很对不起,是我贪生怕死,是我鄙薄无耻,要不然也不至于废了变法。”
白羽尘轻拍着他的背,温声道:“没事,还能想办法,没事啊。”
魏九安道:“他们都不信我……他们不信变法的好,他们也不信我忠于大梁……”
白羽尘还是耐心,道:“没事,我信,有我给你撑腰,他们不敢了,放心,他们不敢再骂了,我护着你呢。”
哭够了,白羽尘便给他喂药,魏九安便也睡了。
白羽尘想帮他,但没有思绪,不知从何帮起,也不知如何帮他洗清着骂名。
最直接的办法,是等着百年之后变法推动了大梁的发展,到时候自会证明。
但是,到时候魏九安看不到了,到时候魏九安早进《奸臣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