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修真小说 > 大宋的天空 > 第九十六章 仙翁仙翁

第九十六章 仙翁仙翁(1 / 2)

莫道当今无天子,都将天子上肩挑。

太宗登基之后,京城开封街头巷尾一直流传着一则逸事,说后晋年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一个妇人肩挑两名幼子逃命,有位道长看后大惊,“夫人好福气,你肩上挑的这两个孩子可不简单,那可是两条真龙啊!”从此留下了这句“都将天子上担挑”的传奇佳话。故事里的这位妇人说的就是太宗的母亲杜太后,两个孩子,大的叫赵匡胤,小的叫赵光义,道长则是华山陈抟老祖。

到了雍熙元年(984),太宗已是四十六岁,立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一日,太宗单独召见宰相宋琪,向他征求立储的事情。这是一道送死题,如果回答不好,逆了龙意,或是得罪了未来的天子,后果都很严重。

宋琪沉吟了半晌,道:“臣听坊间一直在传陛下幼年发生过的一件事,太后当年避乱,巧遇陈抟老祖,老祖慧眼,当时就看出太祖和陛下,都是真龙天子,留下‘莫道当今无天子,都将天子上肩挑"的断言。陛下何不差人将道长请进宫,一问便知。”

太宗觉得此话有理,于是派出使臣,备好车驾,到华山,请老祖入宫接受供养。

从“肉团”开始

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

异人出生必有异象,关于他的出生,明代的《群谈采余》记载,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十月十日,有位姓陈的渔夫撒网捕鱼,拉上来一个紫衣包裹的大肉球,渔夫将它带回家去,打算当河鲜煮了吃。还未下锅,忽然电闪雷鸣,晴空打了个霹雳,渔夫吓得手一哆嗦,肉球坠地,从里面蹦出一个婴儿,这就是陈抟,从此跟着渔夫姓陈。

陈抟出生时是个肉团,故小名“团儿”,后改为“抟”。可能是这孩子的父母见生下来的是个怪胎,心生恐惧,就把他扔到水里了。

佛门有云:“八地以上的菩萨来人间投胎,是穿着衣服来的。”所谓穿着衣服就是说,菩萨清净无染,他生出来的时候就是一个肉球。当代的佛门高僧虚云长老,出生时就是一个肉球,还有大家都熟知的哪吒三太子。

贵人语迟,陈时还不会说话,人称“哑孩儿”。北宋僧人文莹的《玉壶清话》记载,陈抟时,在涡水岸边游玩嬉戏,有位青衣妇人将他抱于怀内,给他哺乳,从这以后,陈抟开始讲话,日益聪悟过人。长大后,陈抟读经史百家,一见成诵,一点都不会忘记,在诗词创作上,也颇有名望。看来都跟喝了这位青衣妇人的奶有关系。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唐朝末年,陈抟还想着拯救苍生,他去洛阳应考进士,结果名落孙山,从此不再追求仕途,以山水为乐。

游戏人间

后唐时,陈抟受唐明宗召见。见了天子,陈抟却不拜,满朝文武大惊,明宗却不怪,道:“高士是不用常礼来对待的。”为其赐号“清虚处士”。

陈抟早晚只是在蒲团上打坐,明宗想让他担任要职,陈抟不答应。宰相冯道向明宗建议道:“如今风雪交加,天寒地冻,陛下何不派一使者,带一坛美酒,再送三名美女,为他佐酒暖足。他若喝了酒,收了美女,就不愁他不出山了。”明宗觉得此计甚妙,于是从宫中选出妙龄少女三人,差人将美洒和美女送去。

陈抟欣然收下,开怀畅饮,对送来的美女,也不推辞。明宗大悦,第二天派冯道前去为陈抟加封官爵。

冯道来到礼贤馆,只见三位宫女坐在房中,早已不见陈抟踪影,询问何故宫女们道:“处士昨夜喝过洒,倒头便睡方醒,说我们一夜辛苦,无物相赠,题诗一首,让我等回复天子,随后出门,飘然而去。”冯道只好领着三名宫女回去复命。

明宗展开题诗,诗中写道:“肌为骨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到来。处士不生巫峡梦,空劳云雨下阳台。”明宗派人四处再去寻访,已经踪。

迹全无。

不但皇上喜欢陈抟,后唐的士大夫们也是陈抟的追星族,“唐士大夫挹其清风,欲识先生,而如景星庆云之出,争先睹之为快。”

粉丝们对“清虚处士”是如此地崇拜,陈抟不愿与之为友。“由是谢绝人事,野冠草,服行歌”,每日穿行于市肆之间,如入无人之境。或上酒楼,或宿野店,在洛阳和开封之间,度化有缘,游荡嬉戏。

隐居武当

后唐清泰二年(935),有高人指点陈抟到武当山九室岩隐居。

在这里,陈抟服气辟谷修道,每天只是饮酒几杯。一天,老叟前来拜见,向他探讨周易八卦大义。陈抟见他们颜面如玉,便求教养生之术。老叟们便把蛰伏法传授与他,这蛰伏法是模仿龟蛇一类动物入冬即蛰伏不食之法,陈抟得了此法,再辟谷时,有时竟能数月不起不饮不食。

他在石壁上刻了两行座右铭:“他年南面去,记得此山名。”表达自己意图修仙得道,登峰造极,南面称王之志。

仁宗朝时,宰相张士逊游历到此,见到陈抟墙上的刻诗,大笑,命人将“南面”改成“南岳”,还在旁边做了批注:苏壁留诗志何大,可怜太华老图南。不过此时,陈抟已仙逝多年。

陈抟在武当山隐居二十多年,一日对陈抟道:“我们乃日月池中龙,受先生教诲之益,愿送先生一个好地方。”令陈抟闭上眼睛,带其飞升,陈抟只觉得两脚腾空,耳边呼呼风响,顷刻间到了一个地方。睁眼一看,不见,自己已经落在华山之巅,陈抟随即在此隐居下来。

道家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这些天然的洞穴,都是修行的好去处。华阴县令王逵,到华山求见陈抟。见光光的一片石头,竟无半间茅舍。便问道:“先生住在何处”

陈抟笑道:“华阴高处是吾宫,出即凌空跨晓风。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王逵要为他伐木建庵,陈抟连连摆手,坚决不允。..

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鸟巢筑顶,竹笋穿膝,日食一麻一麦,到达了苦行的天花板。

近代虚云长老,也学习佛祖,在鼓山狮子岩,闭关六年。渴了饮山涧水,饿了寻些野菜草根野果,与虎狼为伴,与鸟兽为伍,困了在洞中一眠,或到树上休息。以种种苦行之法来征服肉体,熄灭妄想。

若非圣贤,如何受得了这般清苦。

道士坠驴

后晋时,陈抟游历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拜麻衣道者为师,钻研《易》学。

后汉时,赵匡胤路经华山,对弈三棋,输给陈抟一座华山,还在石头上立了字据,赖都赖不掉了,从此华山改姓陈。无错更新

后周时,受后周世宗柴荣召见,赐号“白云先生”。世宗问他国运长短,陈抟随口吟出四句诗:“好块木头,茂盛无赛。若要长久,添重宝盖。”

世宗姓柴,名荣,木头茂盛,正合姓名,却不知“木”添了盖就是“宋”字。后来赵匡胤代周称帝,建国号“宋”,陈抟早就算到了。

显德七年(960)正月,陈抟骑着白骡,率领着数百名浮浪少年,前呼后拥,欲入开封。中途听闻赵匡胤登基作了天子,抚掌大笑,竟然坠骡,道:“天下于是定矣!”

后人遂以“道士坠驴”作为乱世结束,天下趋于太平的象征,这就是“道士坠驴”典故的由来。

巧遇毛女

华岳独灵异,草木恒新鲜。山石,水无一色泉。仙酒不醉人,仙芝皆延年。在这仙山圣水中修行,还真有让陈抟感到惊掉下巴的事情。

那日,他在山中经行,竟然遇到一个明眸皓齿却遍体生毛的女子。毛女说,她叫玉姜,就住在这华山之中,世代猎人,都曾在山中遇到过她。她说自己是秦始皇的宫女,秦亡后,流亡到山中避难,遇到道士谷春,教她吃松叶,。

从此不知饥寒,身体轻便,行走如飞。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隋唐。

大秦,已有近一千二百年,作为岁数相差一千多年的道友同参,二人相谈甚欢,久久不愿离去。

毛女作诗云:“药苗不满笥,又更上危巅。回首归去路,相将入翠烟。”

陈抟和诗道:“曾折松枝为宝栉,又编栗叶作罗襦。有时问着秦宫事,笑捻仙花望太虚。”

一男一女,一老一少的两位神仙般人物,都会聊些啥呢人们对陈抟与毛女的这次相遇,做过诸多猜想。比如,范仲淹的祖父范赞时,他留传于世的唯一一首诗《过庭录》,就是八卦这件事的:“曾逢毛女话何事,应说巨灵开此山。浓睡过春花满地,静林中夜月当天。”

自此,陈抟性情大变,他对修仙辟谷,得道修炼有了不一般的领悟。

睡中真乐

战国时,庄子做了一个梦,睡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空中翩翩飞舞,快乐得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样子,也忘了自己是由庄周变化而来。忽然梦醒,想起梦中的事情,一时迷惘,竟然弄不清自己到底是庄周还是蝴蝶,究竟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竟然分不清哪一个是真的。庄子由梦悟道,形成了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将睡觉变成修行,这一点,陈抟可谓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西岳出浮云,积翠在太清。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从开封回来,陈抟将华山云台观重新修饰一番,在那里居住下来,闲云野鹤,逍遥自在。

糊涂饮酒糊涂醉,糊涂醒来糊涂睡。他的住处几乎没有升起过炊烟,终日无所事事,惟有鼾睡而已。

陈抟善睡,独领睡中真乐,曾言:“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史称陈抟的睡功为“锁鼻术”,是从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那里学来的。有时一觉能睡上三个月,“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

一次,道士们几个月没见到他,以为搬到别处去了,有人到柴房搬柴,却见陈抟躲在柴草底下酣睡如泥。

又有一次,有樵夫在山下割草,见山凹中蜷缩着一具尸骸,上面落满了尘埃。樵夫心中怜悯,准备挖个坑把他埋了。拖起来一看,还是个大活人陈抟伸了伸懒腰,睁开惺忪的双眼,打着哈欠道:“正睡得快活,何人搅醒我来”他还怪别人打扰到他了!

自此,华山一带,流传起一首民谣,唱到:“昏昏黑黑睡中天,无寒无暑也无年。彭祖寿经八百岁,不比陈抟一觉眠。”陈抟由此也落得不少诨号,比如“睡神”“睡仙”。

世人匆匆忙忙,不过是为了碎银几两。朝臣持寒,铁甲将军夜度关。人人都说清闲好,谁肯逢闲闲此身

周世宗柴荣想任命陈抟做“谏议大夫”,陈抟不想出来做官,他写下《对御歌》,表达自己的心迹:“臣爱睡,臣爱睡,不卧库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庆铺地……。”

为了检验陈抟是不是真像传闻中所说的那样能睡,柴荣将他关进一间屋子里,既不给吃的,也不给喝的。一个月过后,柴荣去看,发现陈抟还在呼呼大睡。

用陈抟的话说就是:“闲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不如向青山顶头,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但一觉睡。管什么玉兔东升,红轮西坠。”

陈抟道:“世人难得不糊涂,独我糊涂有真味。”其实,如果睡觉睡得好,也是一种修行。永嘉大师《证道歌》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佛门认为,修行在日常,不离三餐不离床。《金刚经》告诉我们:修行从“吃饭”开始。

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饭,读书看报看手机,就算填饱了肚子,也不知道吃进去的是什么滋味;该睡的时候不好好睡,看电视玩手机,就算是睡在床上,也是。

胡思乱想,大脑完全得不到放松,这觉即便睡着也是白睡,这就不是修行。

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一切事情自然坦然,如能真正“回到本处”,识自本心,见自本性,领悟自然风光,见到本来面目,也能当下顿悟成佛。只不过是内行看门道,外行人只会把他当成笑话来传。真正的修行人,无一不是从“吃饭大学”毕业的。

太祖赵匡胤多次差官迎取陈抟道长入宫,陈抟固辞不受,对使臣道:“创业之君,当尊崇体貌,以示天下,我乃山野废人,入见天子,若下辞,则违吾性;若不下辞,则亵其体。是以不敢奉诏。”

最新小说: 废物魔门少主,从咸鱼到至尊 酒鬼小师弟 九霄重升之涅盘初劫 玄幻:无敌从拒绝圣女结亲开始 极道器尊 垂钓万界,收十位女帝成神 重生仙子与我对比,竟叫我相公? 玄幻:我在魔宗当团宠 重生猎户,从进山打猎开始成神 玄幻:死亡回档,我算尽天机 手撕妖魔镇山河,真乃人间太岁神! 从捡属性开始无敌 刚人间无敌,皇室就要灭我满门? 吾道长生,从一亩灵田开始 我卖的盲盒太离谱,正魔两道打上门! 别人顿悟靠机缘,我靠大数据精准修仙! 混沌神瞳 仗剑高歌 史上第一掌门 马踏天下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英雄无敌大军在异界 大夏文圣 网游之零纪元 民国投机者 刑徒 七界传说 开局我成为大宗师 乱绝沧澜 三国之超级霸主 仙园 东北保家仙 道祖 法相仙途 龙噬天下 法师传奇 明末风暴 仙佛录 重生之铁血战将 三国之从黄巾起义开始攻略天下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奸臣 我家帝尊又黑化了 隋末 寂灭天骄 1911新中华 高达之我的星空 梦幻王 核武皇帝 网游之模拟城市 请叫我威廉三世 诡案秘录 枭风 黑山老妖 武侠之旅 大宋:开局签到厨仙系统 阳神 誓要休夫:邪王私宠小萌妃 大清拆迁工 龙蛇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