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修真小说 > 大宋的天空 > 第九十章 东山再起

第九十章 东山再起(1 / 2)

大宋不杀士,文人窝里斗。朝廷那是什么地方,全是人精待的地儿,让唐僧成为唐僧的,不是经书,而是取经的那条路,但凡不能杀死你的,必将使你强大。

卢多逊把赵普的妹夫侯仁宝从西京洛阳一把手,贬到邕州任知府,最终战死在交州。就这样,他还不罢休,对老对头赵普,那是放开了祸祸。

赵普儿子赵承宗任潭州知府,受诏回京,奉旨与燕国长公主的女儿高氏成婚。高氏的后台足够硬,她是燕国长公主与开国功臣武胜军节度使高怀德的女儿,也就是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外甥女,赵承宗就成了太宗的亲外甥女婿。

宋朝官员的婚假,规定可以休九天;父母居住在三千里外的官员,每三年有三十天的探亲假。按理说,知潭州的赵承宗可以连续休假三十九天,然而结婚还没满月,卢多逊就逼着赵承宗离京,回到任所。卢多逊的用意很明显,那就是让赵承宗跟侯仁宝一样,老死江湖,永远也别想回到京城。

在卢多逊的压制下,赵普的亲人纷纷远离自己,从属们也各奔东西,政治势力大有一去不复返之势。

俗话说:兔子急了也咬人;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卢多逊的咄咄逼人,彻底惹恼了赵普,他不想让儿子再步妹夫的后尘,他决定出手反击。

赵普是什么人那可是官场大哥大,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的主儿,不但政治经验丰富,而且手段老辣,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天地都要抖三抖。

后周显德三年(956),进入赵匡胤的幕府,历经大宋开国,为相十年,到大宋开宝六年(973),被赵匡胤罢相,前前后后在太祖赵匡胤身边干了十八年,赵普所有的策划,都是围绕赵匡胤和他的大宋量身定做的。无错首发

从陈桥兵变到大宋开国所有重大决策和治国方针,都是在赵普主持和参与下制定的。包括后来的平定二李叛乱,陪着太祖御驾亲征,杯酒释兵权,强中央弱地方的政治布局,先南后北的雪夜决策等等,赵普从出谋划策到亲力亲为,一样没拉。

太祖赵匡胤曾对赵普道:“朕与卿定祸乱以取天下,所创法度,子孙若能谨守,虽百世可也!”

姚恕不恕

在太祖朝,唯一敢跟御弟哥哥——晋王赵光义对抗的,只有宰相赵普。

赵普跟赵光义,两个人在朝堂上,双方“堂堂正正的玩阴谋”。两套领导班子为了权利,互设陷阱,把一切都摆在明面上,但一切又都是阴谋,都是挖好了坑让对方往里跳,而且不得不跳。甚至大打出手,杀掉对方的左膀右臂。

当时,晋王赵光义手下有个得力干将,此人名叫姚恕。一天,赵光义让姚恕去宰相府办事,宰相赵普正在接待朋友,相府看门的就没让姚恕进去。

姚恕火气很大,二话不说,立即甩手而去。因为是晋王的人,看门人觉得不妙,立刻回禀了赵普。赵普让家人赶紧骑马去追,结果,人是追到了,也再三道歉赔不是,姚恕仗着有晋王撑腰,执意不回去。

姚恕这么横,完全是狗仗人势。家人回来向赵普如实做了回禀,堂堂的宰相,竟然请不动你一个小小的开封府判官,赵普感觉自己颜面尽失,心里面的无名火,腾地一下子就起来了。这真是“姚恕不恕,则平不平(赵普,字则平)。”

不久,开宝二年(969),赵普向太祖举荐姚恕到澶州做通判(相当于副市长、政法委书记),辅助太祖的舅舅杜审肇。昭宪杜太后兄弟:老大杜审琦、老二杜审玉、老三杜审琼、老四杜审肇、审进。

跟国舅爷在一起共事,姚恕觉得脸上有光,拽得不行不行的,却不知他这是在与狼共舞。

开宝四年(971)十一月,y雨不止,河水暴涨,黄河在澶州决口。

澶州官吏杜审肇和姚恕心存侥幸,玩忽职守,没有及时上报灾情,导致黄河水一泻千里,。

下游州县民泽其鱼,山东曹州等地成了重灾区。

下游州县官吏纷纷给皇上上奏折求援,赵匡胤接到奏章,龙颜大怒,派出钦差彻查澶州官吏瞒报之罪,国舅爷杜审肇把责任一股脑儿推给了姚恕。

结果,杜审肇首先被“免官归私第”,回家卖烤地瓜去了,还好,“特以潍州刺史月奉优给之”,不至于挨饿。无错更新

姚恕可就惨了,黑锅彻底背身上了,“怒其不及时上言,遣使案鞫,遂论恕弃市,”为平民愤,不用押回京受审,不用等秋后,太祖当即下诏:“斩,投其尸于河”。

《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姚恕)居澶州几二年,竟坐法诛,投其尸於河。恕家人初不知也,偶於中流得其尸,朝服故在,后数日,乃知恕所以死。人谓恕罪不至此,普实报私怨耳。”

姚恕的死法比较特殊,没穿囚服,身穿官服,在黄河边被杀,然后抛尸黄河。姚恕家人根本不知道姚恕被杀,发现了黄河里漂着一具穿着官服的尸体,打捞上来,才看清是姚恕。

不作死就不会死,后人笑称此事为“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赵普设计杀掉了赵光义的手下干将,赵光义怎肯罢休,双方从此势同水火。

二虎相争

太祖赵匡胤武艺超群,大智大勇,心怀苍生,总感觉自己书读得少。

随周世宗柴荣攻打淮南时,有人告发他私藏财宝数车,一检查,发现全是书籍。

世宗道:“你作为武将,不把心思花在坚甲利兵上,带这么多书弄啥咧”

赵匡胤道:“臣承蒙陛下用为将帅,担心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所以弄来书来看,就是为了多学点知识、长长见识,才能多打胜仗啊。”世宗听后,越发地欣赏太祖了。

当上皇帝以后,赵匡胤矢志一统天下,更是鼓励武将们多读书,建隆三年(962)二月的一天,太祖赵匡胤曾对近臣道:“朕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宰相赵普,本身读书并不多。跟赵普相比,卢多逊可是真正的文人出身,后周显德初年,卢多逊就考中了进士,历任秘书郎、集贤校理、左拾遗、集贤殿修撰。《宋史》载:“多逊博涉经史,聪明强力,文辞敏给,好任数,有谋略。”

卢多逊,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他的曾祖父卢得一、祖父卢真启都曾做过县令,他的父亲卢亿,年少时即好学,以孝悌闻名乡里。

卢多逊博览群书,涉猎经史,文辞敏捷,而且记忆力超强,很多东西看过一、两遍就记住了。大宋立国,卢多逊以集贤殿修撰出任知制诰,成为太祖赵匡胤的近侍。

卢多逊很善于揣摩皇上的心思,赵匡胤爱读书,经常到史馆拿书看。作为大宋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每次赵匡胤去书馆取书,卢多逊就让书馆官吏,将书名告诉自己,他自己便会通宵达旦地把同样的书籍提前读一遍。

并不是卢多逊多么喜欢读这些书,他心里面是揣着小九九的。赵匡胤经常在朝堂上谈及书中的内容,当别的大臣还在努力思考如何对答的时候,卢多逊已经开始抢答了,由此,让赵匡胤对他开始刮目相看。《宋史》载:“太祖问书中事,多逊应答无滞,同列皆伏焉。”

太过张扬,难免抢了众人的风头,宰相赵普对卢多逊甚是看不惯,认为此人投机取巧,心机太深,因此,卢多逊的仕途并不顺利。卢多逊也看不惯赵普的工作作风,在朝堂上,二人经常意见相左。一次,太祖召对卢多逊,他竟然大谈赵普违法占地等不法之事,给赵普上眼药,两人的梁子从这时就结下了。

最新小说: 混沌神瞳 仗剑高歌 史上第一掌门 马踏天下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英雄无敌大军在异界 大夏文圣 网游之零纪元 民国投机者 刑徒 七界传说 开局我成为大宗师 乱绝沧澜 三国之超级霸主 仙园 东北保家仙 道祖 法相仙途 龙噬天下 法师传奇 明末风暴 仙佛录 重生之铁血战将 三国之从黄巾起义开始攻略天下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奸臣 我家帝尊又黑化了 隋末 寂灭天骄 1911新中华 高达之我的星空 梦幻王 核武皇帝 网游之模拟城市 请叫我威廉三世 诡案秘录 枭风 黑山老妖 武侠之旅 大宋:开局签到厨仙系统 阳神 誓要休夫:邪王私宠小萌妃 大清拆迁工 龙蛇演义 决战朝鲜 佛本是道 丹警 中华大帝国 绝世长安 游龙戏唐 剑仙归来 王妃死了三万次 大明王侯 网游之修罗传说 凶宅清洁工 元娘 超级NPC系统 我的直播通仙界 以太甲 最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