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修真小说 > 大宋的天空 > 第一卷 飞龙在天第七十七章 无中生有

第一卷 飞龙在天第七十七章 无中生有(1 / 2)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赵匡胤回到开封,潘美紧跟着就来密奏,道:“臣昨日回到府中,听到一则坊间传言,臣觉得事关重大,必须告知陛下。”

赵匡胤道:“是何传言,你且说来听听。”

潘美环顾了一下左右,赵匡胤让太监和宫女退下。潘美道:“传言说到什么‘金匮"之事,臣甚感疑惑。”

赵匡胤正色道:“什么‘金匮"之事卿细细道来。”

潘美道:“说是太后病重之时,曾留下一个小金盒子,说什么陛下将来传位,立长不立幼,采用的是兄终弟及,先传光义,再传德昭……”

赵匡胤沉思了片刻,道:“卿以为如何”

潘美道:“陛下当年驰骋高平,也不过二十出头,德昭已然成年,德芳即将加冠,何来‘立幼"之说。此事非同小可,不知造谣者是何居心,望陛下早作定夺。”

赵匡胤手捻须髯,点头道:“朕知矣。无错更新”

潘美起身道:“臣告退。”说完,退出御书房。

听到潘美的奏报,赵匡胤心里很清楚,他们兄弟之间关于皇权的争夺已经到了公开叫板的地步。

金匮之盟

潘美所奏的“金匮”之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宋史?杜太后传》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杜氏病情加重,自知命不久矣,召宰相赵普进宫,前来听取遗命。

太后问太祖道:“你知道你得到天下的原因吗”

太祖呜噎不能对。再次问太祖,太祖道:“我所以能得天下,完全是祖先和父母积德所致!”

太后道:“不然,只是由于后周世宗柴荣让小孩子主宰天下之故!如果周氏有年长德高的皇帝,天下难道会成为你的吗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

太祖顿首泣道:“我一定听从你的教导!”

杜太后为了防止宋太祖食言还让宰相赵普在一旁作证,对宰相赵普道:“你一起记住我的话,不可违背。”

赵普于床前写成誓书,在纸尾写上“臣普书”,把它藏于金匮之中,命令宫人谨慎小心掌管。此即金匮之盟的由来。

《宋史》的这个记载,是在传言的基础上出现的,他出现在赵光义登基之后,之前的史书里面是没有这一条记录的。关于“金匮之盟”,这里面可谓漏洞百出。

首先这里面有个矛盾,杜太后去世时,是建隆二年(961),《宋史》载:“六月甲午,皇太后崩于滋德殿。”当时的宰相是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赵普拜相是乾德二年(964),太后已经过世两年,在时间上对不上。

其次,赵普当时是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从四品官,是否担当得起太后的托付,不怕将来人微言轻吗如果赵普中途出了个意外,比如死了或是贬谪,这个托付岂不落空,金匮之盟还有意义吗

第三,让一个人证明好,还是由当朝宰相三个人证明好,于情于理,肯定是三个人更好。

第四,历史上虽然有所谓的“金匮之盟”之说,但却从未找到盟约的原文。

“金匮”之争,从它出现的时候,历来争论不休。

北宋官方文献中《实录》《国史》等所记录和承认的“金匮之约”,只是“独传约”。意思即传位于弟赵光义,其他的再传给谁没写。

北宋时期的私史稗乘对金匮之盟多有“三传约”的记载,即“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

“金匮之盟”历来就是一个谜,有些人坚信它是假的,伪造的;有些人勉强认为“大概、可能有这件事”;有些人相信有,但是坚持“三传论”。

相信它实有的,是因为宋太祖的江山得来不正。赵匡胤陈桥兵变,改写了大周历史,从一对孤儿寡母的手中夺取了江山,。

他背弃大哥柴荣的临终嘱托篡夺后周社稷是不争的事实。赵匡胤一直担心他死后,有人也会效仿他再来个黄袍加身。

再加上杜太后去世时,大宋才刚刚建国,四周强敌林立,尚未实现国家统一,国家稍有不慎就会面临覆灭的危险。与其让一个乳臭未干、未识兵戈的小孩登上帝位不如让他更为老练的叔叔作为皇位继承人更好,杜太后对于自己的孙子显然是没有信心的。为了江山社稷的长远,杜太后有着超过常人的政治智慧,她相信“国赖长君”,让宋太祖传位给赵光义,她或许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也只是后人的猜测,毕竟没有人亲眼见过,连赵光义都没见过。这不是哥德巴赫猜想,猜测是很难站住脚的,达尔文猜测人士从猿猴演变过来的,事实证明,他的猜测基本上是胡说八道。

如果“金匮之盟”实有,要知道,赵匡胤是开国之君,那一年他才三十四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的二儿子赵德昭已经十一岁,那是孝惠皇后贺金蝉生的,不可能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赵匡胤英明神武,所有的事情都考虑得头头是道,滴水不漏,在传位这件事上,他更不可能有得半点的马虎大意。

因此,从古到今,在假设“金匮之盟”可能存在的前提下,更多的人支持“三传论”。

在司马光《涑水记闻》、王禹偁《建隆遗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着中对于“独传约”和“三传论”,这两种说法都有大致类似的记载:“或谓昭宪及太祖本意,盖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开封,德昭实称皇子。”

大家都明白:赵匡胤去世时,赵德昭已经二十六岁,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赵匡胤二十六岁时,已经做到开封府马直军指挥使,开始掌管禁军了。

赵匡胤虽然没有明确立赵德昭为太子,从对赵德昭的历练和培养上,他的职位后来已经位列宰相之上,种种迹象表明,赵德昭是他内定的接班人。

也就是说,很多学者,只是记述了“金匮之盟”这件事,言外之意是:金匮之盟是他宋太宗赵光义和赵普共同炮制出来的,为赵光义篡位扯的一张“遮羞布”,如此而已。事实上,赵光义继位后,赵普迫于压力,默认有这么一说,也未可知。这种模棱两可的处理方式,成了赵光义留下的传统,赵构不是也给岳飞安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吗。_o_

得到潘美的奏报,第二天,赵匡胤就在王继恩、潘美、薛居正的陪同下到赵光义的府上视察了一回。与其说是兄弟之间的走动,不如说是寻找线索和施压。

见到赵光义,赵匡胤笑道:“晋王龙行虎步,且生时有异,望之也是太平天子。”

赵光义赶紧施礼道:“臣见驾!‘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臣能做个太平王爷,已经是蒙祖上大恩,蒙陛下福荫,太平天子,臣不敢奢求,也从未作此想,陛下切不可开如此玩笑,臣诚惶诚恐。”

赵匡胤哈哈大笑,赵光义脊背直冒冷汗。众人延至逍遥亭落座,煮茶听曲品尝细点,说笑一阵子,太监王继恩上前奏报,行营先锋使曹翰,东林寺铁罗汉像已到京城。赵匡胤起身,王继恩朗声宣道:“圣上起驾回宫!”

赵光义将赵匡胤一行送至门外,内襟后背已然湿透。

一条鱼引发的屠城

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

开宝八年(975)十一月底,宋军攻占南唐都城金陵后,曹彬令后主李煜作书晓谕江南诸城守将,让他们缴械归顺大宋。江州(今江西九江)指挥使胡德、牙将宋德明不愿降宋,赵匡胤命曹翰率兵攻打江州城。

江州背靠长江,斜倚大山,城池险固。自开宝八年(975)十二月至开宝九年(976)四月,持续打月,宋兵付出惨重的代价,始终拿不下江州城,曹翰气得暴跳如雷。

最新小说: 极道器尊 垂钓万界,收十位女帝成神 重生仙子与我对比,竟叫我相公? 玄幻:我在魔宗当团宠 重生猎户,从进山打猎开始成神 玄幻:死亡回档,我算尽天机 手撕妖魔镇山河,真乃人间太岁神! 从捡属性开始无敌 刚人间无敌,皇室就要灭我满门? 吾道长生,从一亩灵田开始 我卖的盲盒太离谱,正魔两道打上门! 别人顿悟靠机缘,我靠大数据精准修仙! 混沌神瞳 仗剑高歌 史上第一掌门 马踏天下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英雄无敌大军在异界 大夏文圣 网游之零纪元 民国投机者 刑徒 七界传说 开局我成为大宗师 乱绝沧澜 三国之超级霸主 仙园 东北保家仙 道祖 法相仙途 龙噬天下 法师传奇 明末风暴 仙佛录 重生之铁血战将 三国之从黄巾起义开始攻略天下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奸臣 我家帝尊又黑化了 隋末 寂灭天骄 1911新中华 高达之我的星空 梦幻王 核武皇帝 网游之模拟城市 请叫我威廉三世 诡案秘录 枭风 黑山老妖 武侠之旅 大宋:开局签到厨仙系统 阳神 誓要休夫:邪王私宠小萌妃 大清拆迁工 龙蛇演义 决战朝鲜 佛本是道 丹警 中华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