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刚的手像机器一样稳定,按照图纸上的要求,精确地切削着毛坯的表面。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车刀的切削位置,不断地调整车刀的角度和进给量。
在切削的过程中,赵瑞刚不时会停下来,用卡尺测量一下零件的尺寸,确保加工的精度。
刘守江则在一旁默默地递上工具,配合着赵瑞刚的操作。
两人之间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有默契的眼神交流和动作配合。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车间里只有机床的嗡鸣声和车刀切削的声音。
赵瑞刚和刘守江全神贯注地进行着加工。
终于,在一个小时零五分钟后,机床的轰鸣声逐渐停止。
赵瑞刚轻轻地松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车刀。
两名专家也不啰嗦。
立刻上前,接过加工好的工件开始检测。
一个人拿着卡尺,仔细地测量着零件的各个尺寸。
另一个人则拿着笔和表格,认真地记录着数据。
陈学深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车间外刘永才等人也听到车床声音的停止,知道已经加工完毕,便鱼贯而入,和赵瑞刚站在一起默默不说话,等待着结果。
终于,测量结束了。
然而。
两名专家并没有立即公布结果,而是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避开其他人,凑到一旁低声商议起来。
他们的声音时高时低,隐隐约约地飘进众人的耳朵里,似乎在激烈地争论着某个关键问题。
刘永才等得心急如焚,忍不住戳了戳身旁的陈学深,压低声音问道:“陈干事,这是咋回事?能不能去问问?”
陈学深微微摇了摇头,“这事儿我也插不上嘴,还是再等等吧。”
过了一会儿,两名专家终于走了过来。
他们的脸上带着一种复杂的神情。
年龄较大的杨专家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等级评定结果出来了,但这个结果让我们有些为难。”
刘永才一听这话,忙向前跨了一步,急切地说:“您说。”
杨专家继续说道:“按照样件加工和尺寸检测结果评分,你们厂可以评为甲级……”
“甲级!”
刘永才忍不住失声叫了出来,脸上瞬间绽开了惊喜的笑。
连同身后的工人和大江婶儿也都兴奋地跳起来。
然而,杨专家摆了摆手,示意他安静下来:“听我把话说完。评定结果为甲级,但相信你们也能看出,这种仅仅凭借单一类型的零件加工来做的等级评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方法,更适用于那些拥有一定规模的工厂。”
“以零件加工为唯一评分点,忽略了对其他配套能力的考察。你们瓦窑工厂用这种方法考察,明显是有漏洞的。”
听到“甲级”时的激动还未完全消散,刘永才的心又随着专家后面的话悬了起来。
他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两位专家的意思是?”
年轻些的沈专家表情严肃,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他看向赵瑞刚,道:“此前还从没有人抓住过这个漏洞。但是我猜,你们的这位小同志,一定是事先知道这个漏洞的。我猜得没错吧?”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看向赵瑞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