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米长的网怎么放下去?冰这么厚,难道要把冰全敲开吗?那得敲到什么时候?”
听到这个消息,随行的百姓们都迷糊了,完全搞不懂吴王殿下要怎么操作。不过因为他们信任吴王,大家讨论几句后就开始干活了。
后来,大家看到一种前所未见的捕鱼法。
寒冬腊月,冰冻好几尺厚,吴王居然真让人把几百米长的渔网放下去了。
所有人都傻眼了。
大家心里更确定了,跟着吴王肯定能捞到不少鱼。
说不定以后不仅喝白粥,还能吃点别的呢。
折腾了两小时左右,第一网总算下完了。
冰面上,姚少宝站在朱允熥身边,眼睛一直盯着出鱼的洞口。
“殿下,咱们什么时候收网?”
姚少宝等不及了。
“你可是王府的大管家,别表现得跟没见过世面似的。抓几百万斤鱼而已!”
朱允熥镇定地说:“等等,再过半小时收网。”
“嘿嘿!”
姚少宝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干笑两声。
心里却想:王爷,我就是没见过这种阵仗,稍微激动点很正常,不像您那么冷静。
湖面上,不只是姚少宝,老百姓也都盯着出鱼的地方。
等了半小时,网终于要收了。
“收网!”
朱允熥一声令下,套着渔网轮子的几匹马拉动起来。
出网口的壮汉们紧握铁锹,瞪大眼睛盯着。
渔网慢慢提上来,一节又一节,但拉了老长一段,一条鱼都没看到。
姚少宝心里发慌,心想:殿下是不是这次扑空了?这儿根本没鱼?
正在琢磨的时候,忽然听见一阵兴奋的喊声。
“有鱼啦!有鱼啦!”
“哇!好多大鱼,个头还蛮大的呢!”
“这是胖头鱼,味道最好了!”
“这条鲤鱼好大,怕是有十多斤重,怎么长得这么肥呢!”
“还有白鱼呢!”
“红尾鱼也出来了!”
“……”
随着渔网越拉越多,密密麻麻的大鱼被拖上岸,人们全都笑逐颜开。
收网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捕来的鱼堆成了小山。
粗略算下来,这一网至少也有十几万斤。
“各位,这些都是本王从老天爷那里求来的过冬粮!”
朱允熥指着鱼山说:“本王说过,只要跟着本王出力,本王绝不会亏待你们。”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本王出门时带了几个厨师,今天给大家做一顿全鱼宴。”
话音刚落,湖面上响起百姓们一波接一波的欢呼。
“吴王殿下!”
“吴王殿下,我愿意为您赴汤蹈火!”
“谢谢吴王殿下请我们吃饭!”
“吴王殿下,我一辈子都为您效劳!”
“……”
要是以前这些灾民对朱允熥的感激和忠心是1的话,现在至少涨到了10。
朱允熥说到做到,让厨师们准备了各种鱼,老百姓吃得特别开心。
饭饱酒足之后,大家跟着朱允熥一起撒下了第二张网。这次捕到的鱼比第一次还多,足足有二十多万斤。
傍晚时分,三十万斤鱼被装上车,送往海城。
海城的县衙里,郑智鑫在大堂里来回踱步,满脸焦虑不安。
之前他一直忙着自己的事,根本不知道吴王还有多少存粮。直到三天前,朱允熥来找他说仓库里的粮食快没了,要出去找粮,郑智鑫才知道海城马上就要断粮了。
当时他还多嘴问了一句去哪找粮,结果朱允熥居然说去找老天爷要粮。郑智鑫当时就懵了,心里直打鼓,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吴王殿下倒是笑眯眯地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老郑,你别担心,三天之内我肯定能把粮食带回来。”
吴王都这么说了,郑智鑫也没别的办法,只能干等。可现在已经过去三天了,仓库里剩下的粮食只剩下十几石了。要是再不来新的粮食,明天海城就得断粮了。
到时候不仅扩建城池的事情要暂停,更严重的是城外的灾民怎么办?没吃的可能就会冻死饿死。
要是灾民死伤过多,这个消息传到应天府皇帝耳朵里,吴王殿下少不了挨骂,郑智鑫自己也会跟着遭殃。
“吴王殿下,您一定要按时回来!”
郑智鑫站在原地,看着白雪覆盖的屋顶,心里默默祈祷。
就在他几乎绝望的时候,一个衙役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回来了……”
“知县大人,回来了……”
“吴王殿下的运粮队已经到城门口了!”
“还有好多鱼,真的好多好多鱼!”
衙役跑得太急,说话都有点喘不过气来,但总算把情况说明白了。
“什么?回来了?”
郑智鑫突然站住脚,向前跨出一大步,瞪大眼睛盯着衙役。
“是,就在城门口呢!”
“走,带我去看看!”
郑智鑫急得不行,想赶紧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