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有些失望的是这九百人马有些少,只够装一艘楼船,远远不够水军的规模。
“道则恕罪,这九百三吴子弟,是我精挑细选而来,都上过阵,杀过妖贼的,上山下水,无所不能,且都是受过你恩惠之人,无一人强迫。”高珣脸都瘦变了形,不过也更有精神了,
“高兄辛苦了,有水军之助,此战必胜!”刘道规心中的那一丝失望尽去,这年头忠心比什么都重要。
这些吴兴子弟差不多是自己的部曲。
“愿为参军死战!”
众人望向刘道规的眼神中带着尊崇。
江东子弟,当年在孙武、项羽、孙坚、孙策手上,天下。
南渡之初,吴兴周玘带着吴兴子弟三定江南,稳住了司马家江山。
三十年前,沈劲率五百吴兴子弟协防洛阳,多次以少胜多,击退慕容恪的进攻,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军情况下,坚守两年之久!
兵贵精而不贵多,有这九百吴兴子弟,便能掌控泗水。
泗水贯穿兖徐二州,加上其他水系,水军大有用武之地,能极大抵消燕国骑兵的优势。
还有一项优势,那就是燕军不知道这九百水军的到来!
这就像一把藏在鞘中的利剑,关键时候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唯一的不足之处在于泗水、桓公渎、颍水等运河多年没有疏浚,很多地方泥沙淤堵,河道变窄变浅,走不了楼船。
不过,小一些漕船、中翼、小翼斗舰可以畅通无阻。
刘道规当即派人联络李大目,让他率水军至下邳集结。
下邳坐落在泗水下游,溯流而上,直通高平、任城、山阳诸郡。
刘道规当即升刘钟为水军督护,让他带着吴兴子弟赶去适应船只。
军情紧急,没时间给他们操练,刘道贵一向的原则是以战养战,以战练兵,妖贼肆虐三吴八郡,吴兴子弟早就经过了兵火的淬炼。
这年头能活下来的,没有一个是懦弱之人。
众人散去,正事安排妥当,高珣找上刘道规:“还有一事。”
“何事”
“南方妖贼卷土重来,连续攻打句章、海盐、沪渎、浃口诸地,吴郡太守袁崧力战阵亡。”
“袁太守阵亡了”刘道规惋惜不已。
当初在钱塘江与妖贼对垒,袁崧积极筹备粮草,让北府军无后顾之忧,是个忠厚长者,没想到下场凄惨。
如今看来,妖贼除了自己兄弟二人手上吃过亏,基本战无不胜。
“袁太守阵亡,岂不是吴郡要失守”刘道规很快就意识到形势的严重性。
会稽失守,妖贼最多也就割据一方而已。
但吴郡连接晋陵郡,往东跨一脚就是京口和广陵……
不过高珣眼神却怪异起来,“吴郡没有失守,你兄长刘寄奴先是在句章以区区几百人挡住了数万妖贼的进攻,尔后在海盐屡次击败孙恩。”
妖贼并非乌合之众,这一点从他们的战绩就能看出来。
刘裕以区区数百人挡住了数万妖贼的进攻,简直如有神助,不过这事也不算太出奇,当初在吴郡,他一人追砍千余众……
“你兄弟二人现在了不得,一南一北,名震江左,连朝廷都开始重视你们了。”
“这似乎……不是什么好事吧……”刘道规苦笑。
闷声才能发大财,一介寒门被朝廷盯上,以士族高门的德性,还不知道以后会有多少明刀暗箭。
前两月,王愉一封又一封调令送来,让自己率军回去,明摆着是要对付自己。
高珣道:“那就要看形势如何发展,朝廷扶持高雅之,不堪重用,迟早会扶持你兄弟二人。”
刘道规反问:“难道朝廷就不怕我们彭城刘氏崛起刘都督声势更大”
高珣望着刘道规,“朝廷现在还管得了这些么桓玄在荆州厉兵秣马,三番五次索要扬州刺史之位,如果妖贼不能快速平定,便是东西夹击建康的格局。”
扬州涵盖广陵、京口,以及三吴八郡。
桓玄这不是要扬州刺史,而是逼司马家交出命根子,是变相的逼司马家退位……
他当了扬州刺史,京口、广陵就在他的治下。
此前的扬州刺史不是王导、王敦、庾冰,便是桓温、桓冲、谢安,都是独领一代风骚的人物。
扬州刺史可以说是权臣的最后一步,谢安主动交出权柄后,扬州刺史由司马道子兼任。
刘牢之虽是北府都督,但只有都督北府诸军的军事权,而无治权。
桓玄拿到扬州刺史,以桓家的地位权势,刘牢之必然靠边站。
离开广陵的这三个月,南面形势越发恶劣了。
妖贼和桓玄互为奥援,不管他们有没有暗中结盟,在战略上却是互相配合,司马家还不知能挺多长时间。
“朝廷要怎么弄,那是朝廷的事,眼下我只管打赢这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