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军严加戒备,刘道规布下各种暗哨,还安排骑兵在城中巡逻。
还别说,竟然真的搜出了十几个妖贼留下的细作。
两天之后,斥候送回消息,刘裕联合沈田子连破浃口、沪渎、上虞等地,但依旧没有留下妖贼主力。
孙恩避过了刘裕的兵锋,从东南面句章入海。
会稽以南四郡的妖贼不是下海,便是一头钻入深山之中。
贼患暂时平息。
但谁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五天后,刘道规迎接刘牢之大军入城。
一万余众,至少三成人马披着铁甲,还有一支千人规模的骑兵。
每个士卒身上都凝聚着一股淡淡杀气,步伐沉稳。
周围旌旗招展,铁甲铿锵,刘牢之骑着一匹青骢大马,天太热,只穿着一件锁子甲,缓缓走来,却一股独特的威严,令士卒们大气都不敢喘。
权柄是一个男人最好的补品。
这一战最轻松的人非他莫属,刘道规和刘裕冲在前面,舍生忘死,他在后面基本没遇上什么大战。
不过妖贼之所以退兵,也是惧怕他十几年的赫赫军威。
没有他在后方压阵,刘道规和刘裕赢的不会如此轻松。
“末将刘道规拜见都督。”刘道规上前拱手一礼。
“阿规无须多礼。”刘牢之态度十分和蔼,下了马,拉住刘道规的手一同入城。
所有北府军的眼神都高声呼喊起来,“都督威武!参军威武!”
吼声直冲云霄。
“我彭城刘氏可谓后继有人也!”刘牢之亦满脸欣喜之色。
刘道规和刘裕都是彭城刘氏,这一战为他涨了不少脸。
彭城刘氏在北府军中的地位也牢不可破。
“皆赖都督提携!”刘道规奉承了一句。
大树底下好乘凉,无论刘道规承不承认,也无论刘牢之对自己态度如何,兄弟二人都沾了他的不少光,
“此番攻破山阴,汝为首功,我已上疏朝廷,为你兄弟二人请功,这一次少说也要封个名号将军。”
“多谢都督!”刘道规欣喜万分,成为名号将军,就意味着成为北府将领,能正式拥有一支部曲,也就有了上桌分肉的资格。
“都是一家人,此地没有外人,你我两家同出一宗,按辈分,我还是你叔父。”
这一战,不仅打出了刘道规兄弟的名声,也打出了自己的价值。
“小侄拜见叔父!”刘道规打蛇随棍上。
刘牢之解下自己的佩刀,递给刘道规,“此刀名为新亭侯,乃蜀汉万人敌张飞受封新亭侯时候所得,今送于你,他日为朝廷效力,定能封侯拜爵!”
刀,刘道规自然喜欢,只是他这话听着有些不太舒服。
为朝廷效力,封侯拜爵……
他自己在淝水之战中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也才封了一个低等的武冈县男,但背叛王恭后,一跃成为北府都督。
一个寒门在战场上拼命,永远也封不了侯。
而且刘道规的志向也不是为朝廷效力,刘牢之自己要给士族高门倒也罢了,但别拉上自己啊……
不过心中这么想,脸上却是一副无比激动的表情,“末将定为朝廷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哈哈哈,若能如此,我彭城刘氏定能提振门楣!”刘牢之拍了拍刘道规的肩膀。
这大概是他这辈子的夙愿。
换作太平年月,也不能说错,但如今天下板荡,英雄辈出,刘牢之名动天下,身为北府都督,只有这么一点心愿,实在有些没志气了。
不过人各有志,他毕竟是上一辈的人物,两代人在谢家门下为吏,想法已经固化了,满脑子都是士族高门的风光。
刘道规半真半假道:“小侄毕生所愿,便是追随都督,提振我彭城刘氏门楣!”
话刚出口,刘牢之停下脚步,定定的望着刘道规,“朝廷已封我为五郡都督,留镇山阴,防备妖贼,阿规也留下如何”
刘道规一愣,没想到他来的这么快,连个转圜的余地都没有。
但刚说出去的话,又不太好收回。
但若是同意,就不知道何时返回鲁郡和兰陵。
刘牢之身为北府都督,其实根本不需要征询部下的意见,而他特意说出口,其实是在试探刘道规真实态度……
在官道上浮沉十几年的人,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从一开始就给刘道规下好了套,又是请封名号将军,又是拉近叔侄关系,都是为了最后这一句话。
看样子,刘牢之是想将自己留在身边看起来,收为心腹。
或者说,是给他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