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关着门,说着话,喝着小酒,笑声一阵一阵的传出来。
村子里的主道上,一辆牛车缓缓碾过地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直到离开村口,焕丫也没看到一个人出来。
她松了口气,看向前路时,眼里也多了几分未知。
她不知道这一趟过去要多久才能回来,若是十五之前能回来就好了。
这样她还能做锅盔让梅姐带去卖。
对了!梅姐他们还不知道呢!
焕丫抬眸对宋母道:“婶子,到了镇上我想让人去跟梅姐说一声。”
“放心吧。”宋母笑道,“天成方才跟我说了,明儿一早我就找人去说。”
“好呢。”
焕丫这才放了心。
她还记得,当时黄天赐也是让顺子哥去县城的,只要他们不回来肯定就没事。
牛车晃晃悠悠走到镇上时,已是酉时末。
郑铁山一路把牛车赶到了自家门口,“金桂做好饭了,咱先吃,吃了饭我再送你们过去。”
三人也没拒绝,都让人送到这儿了,要是再客气就有点假客套了。
郑铁山把牛车赶到后院,金桂已经迎了出来。
“桂芝,焕丫,你们来了?呀还有天成呢!”
金桂笑着问:“天成最近可好些了?”
“好多了,谢婶子关心。”
“是好多了,都能下地走了。”郑铁山是真为宋天成开心。
“好了先进去,外边冷得很。”
金桂忙领着人进了屋,桌上摆着刚热好的饭菜。
“我也不晓得你们爱吃些什么,就随便弄了点,你们将就一下。”
“这么多菜,哪里是随便弄的?”宋母笑着道,“金桂姐就是客气。”
金桂浅笑道:“那你们就多吃点,吃饱了才好休息。”
“哎。”
几人吃过晚饭,郑铁山和金桂又将三人送到了隔了一条街的院子。
院子的门瞧着有些旧,但一点都不破,门上连个蜘蛛网都没有,可见是才打扫过。
推开门,金桂走在前面,说:“院子比起你们村子里那个肯定是要小一点,没有后院。”
“不过房间不少,边上还有一口水井,不用再出去打水,洗东西什么的也方便。”
焕丫一边听着金桂婶的话,一边打量着院子。
进门正对着的是堂屋,左边是个厢房,右边是灶房,布局倒是跟宋家一样的。
她也看到了金桂婶说的那个水井,上面还搭了一个茅草的棚子,专门用来遮挡灰尘的。
“堂屋有三间,不过有一间里面全是杂物,暂时还没清理出来,所以焕丫得住到厢房了。”
金桂说道,“左边的厢房一共是两间屋子,门虽然挨在一起,但里面是有墙的。”
焕丫没有任何意见,她点头应下。
屋子大小差不多,就是厢房稍微小了点,茅房则是在右边的角落里,不大不小,但遮挡严实,也不用担心别人瞧见了。
总的来说,这个院子比焕丫想象中的好了许多。
郑铁山和金桂带他们看了一遍屋子后,也没多待,坐了一会儿就起身离开。
送走他们夫妻俩,焕丫又开始忙活自己白天买来的东西。
也幸好这天是一点都不热,要是在大夏天的话,这些内脏早就捂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