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业清楚,作为一镇总兵官,在人人喊战过嘴瘾的朝堂上,肯定会引起轰动,引来骂声一遍。
果然这份奏章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京师,到了内阁之后,整个朝堂就彻底哗然了。
纷纷痛骂李俊业是懦夫与国贼,身为大将不思为国争锋,却一味贪生避战,一时间言官们纷纷出击,群情汹汹。
到这里,东林们彻底傻眼了,实在不清楚,李俊业到底与他们是敌是友,这种怯弱必战,公然丧土的行为完全和他们主张的不符,已经开始有人站在他得对立面上了。
虽然李俊业在朝廷中枢并没有什么位置,他也仅仅是提个建议而已,但这事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一时成为朝廷热点,廷议汹汹。
自去年秋末冬初平定了张献忠之乱后,虽然张献忠至今还未找到,但他得势力的确消失了,中原的李自成刚出商洛山中,并未彻底搅动中原。
虽然国内各路反王依旧,但总体来说,还是一段难得的短暂平定期,这段时间内崇祯的心情稍有的大好。
他正在御书房内接见内阁首辅薛国观和兵部尚书陈新甲。
通过偷偷观察,薛国观发现崇祯今日心情不错,便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了一份奏章,恭敬地举过头顶道:“启禀陛下,登莱总兵李俊业上书,言建奴修筑义州,意在锦州……”
崇祯目光一凛,眉目一蹙,道:“难得连李爱卿也这样认为吗?”
薛国观并未直接回答他得话,继续说道:“李总兵不仅认为建奴意在锦州,且言,锦州难守,此战难胜,建议主动放弃锦州,退守宁远!”
“荒唐,关锦防线乃是朝廷花费巨资,历经十余年所建,其中不知多少将士血染此间,岂能一战未战,就能这样白白放弃。”
崇祯猛然喝道,他实在是想不到一直带给他希望的李俊业,怎么会突然提出这么“荒唐”的建议。
薛国观再次偷偷看了一眼崇祯,再不敢多言,小心翼翼地道:“李总兵上书之后,朝议纷纷,奏章在此,还请陛下明察。”
一个小太监一溜烟的从薛国观手上接过奏章,恭恭敬敬地送到了崇祯的面前。
崇祯亲自看完奏章之后,心中五味杂陈,他发现李俊业说的不是全无道理。
但要他主动放弃锦州,他的性格决定他根本做不到,这不仅仅放弃的是一块疆土,放弃的也是大明和自己的颜面,如果他不是这样的讲究人,李自成兵围北京前,他完全可以迁都,或者将太子从北京送往南京。
大明就是这么硬气,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荒唐,战皆未战,他怎么就知道会败,就算胜败不论,今日退锦州,明日退宁远,难道后日要退山海关吗?”
崇祯气愤的将他奏章“啪”在了案上,“传我旨意,将李俊业降级一等,罚俸一年。”
崇祯的处置不仅宣示了自己的基调,而且还迎来朝野的一阵赞颂,松锦之战无可避免的将会发生了。
李俊业接到了朝廷的旨意,非常的惊讶,他惊讶崇祯对自己的惩罚竟然如此的轻,降级一等,他根本就不在乎,罚俸一年,他缺钱吗?
既然自己还是改变不了历史,那么自己只有积极的迎接了历史了。
剩下的日子,李俊业积极的扩军备战,登莱地区开动了所有的马力全力运行,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