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脸渐渐黑了起来。
“果真如此吗?”
林易再次问道。
“你爱信不信。”
严正耸了耸肩,道。
“马勒戈壁……我要干死苏政那个小兔崽子。”
林易急眼了,捋起袖子就要去找苏政算账。
要不是这个家伙的文化程度实在是有限。
估计早就看出来苏政在讽刺他。
但现在在严正的提醒下,林易才算是明白。
所以他现在这么着急。
“额……可是,那位,不是早就被您给……”
秦必在外面,朝着林易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意味也很明确。
苏政虽然被苏禾发配封地去了。
但早就在林易的授意之下,全家死光了。
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林易这才算是想起来这茬。
但他还是很生气,愤愤道:
“那也不行……我得把他坟刨了去。”
要不说,林易还是道德素质低下。
即便对方一直在被他欺负,最后还是被他杀了。
但他仍旧想要报复苏政。
只能说,畜生也不过如此了。
严正都有一些无语了。
……
马车一路行驶,最终在大雪纷飞之下,抵达了那个“文正侯祠”。
看着这个十分干净的祠堂,龙也有一些讶异。
“怎么了?”
严正注意到了龙的异常,便问道。
龙摇了摇头,道:
“没什么……只是有一点意外。”
“毕竟他已经是百年前的人了,居然祠堂还会如此干净。”
在龙的预想之中,这个祠堂或许早就已经破败不堪了。
因为在她看来,百年的风华,早就可以埋没很多事情。
严正抬起头,看着那苍劲有力的“文正侯祠”四个字,叹息道:
“不……即便到了今天,依旧有不少人都惦记着这位伟大的宰相,每年清明,都会有人自发的来祭拜他。”
严正一路进入了祠堂,龙也跟在后面。
她注意到,进了祠堂之后,能够看到供台上面,还摆着很多新鲜的蔬菜水果。
看样子有人刚刚来过。
严正继续说道:
“即便不是清明,也会有很多百姓,自发的来为蔡丞相上供。”
说着,他拿起了一旁的香,放到烛火上面,点燃之后,插在了香炉之中。
袅袅香烟飘起。
严正非常恭敬的拜了拜。
“香炉供台上摆……”
“虔诚拜三拜……”
“来财……来……”
严正听着身旁那个神神叨叨的声音,眯着眼睛扭头,看着林易,问道:
“你特么有完没完了?”
林易笑笑,道:
“欸……此言差矣,我这不是,表达我对蔡丞相的仰慕之情吗?”
“那你鬼叫什么呢?”
严正也不跟林易扯淡,毫不客气的骂道。
“我这希望蔡丞相在天之灵,庇佑我,可以多来点财……有什么问题吗?”
林易不爽道。
严正:“……”
他有时候。
不,应该说是大部分时候,都有一点搞不懂,林易这个臭小子的脑子里,究竟装得都是什么东西。
“那……他的坟墓在什么地方?”
龙又扭头看向严正,问出了这个她最关心的问题。
没错。
这也是龙前来文正侯祠最重要的目的。
“蔡齐的墓?不是在金陵吗?”
林易又搞不懂了。
在他的印象里,龙讲的那个故事:
说蔡齐明明是在金陵的时候,突然死去。
怎么现在他的坟墓又到了长安了。
这也有点让人摸不到头脑。
严正瞥了一眼林易,道:
“蔡齐的确是在金陵忽然薨逝。”
“但他并没有葬在金陵。”
“因为他薨逝的非常突然……当时的皇帝,也就是蔡齐的挚友齐中宗,大为悲伤。”
“而他也不顾众臣的劝阻,强行将蔡齐的尸身接回了长安。”
“最终葬在了这个文正侯祠里。”
“这样吗?”林易恍然大悟。
严正继续往下说道:
“而且,当时的齐中宗,也下令让人给蔡齐修建祠堂,就是我们如今所处的这个文正侯祠。”
“他还亲自带领百官吊唁,即便齐中宗当时也已经恶疾缠身,甚至都已经下不了床了。”
“他被侍卫抬到了蔡齐的坟前,痛哭一场……”
“而门外的那‘文正侯祠’四个字,也是齐中宗亲笔所写。”
“齐中宗亲笔所写?”上官落有些意外的说道。
“怎么了?不相信?”
严正扭头看了看上官落,问道。
上官落答道:
“的确……那四个字写的虬劲有力,我以为是哪个书法大家写的。”
“其实齐中宗是一个全才,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即便他不是一个皇帝,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艺术家。”
严正叹息道:
“可惜……那四个字,成为齐中宗的绝迹。”
“在蔡齐的葬礼结束后一个月,齐中宗就驾崩在了他的寝宫之中,或许是因为挚友离去,再加上他本身就已经油尽灯枯了。”
“但这并不妨碍,齐中宗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他在位的二十年里,平叛乱,讨夷狄,又政治清明,四海富庶。”
“但……齐中宗和蔡齐,也是让人唏嘘的一对君臣。齐中宗生前最后一次恸哭,似乎就是因为蔡齐之死。”
林易眯着眼睛,有些不相信的看着严正:
“不是,一百多年前的人了,怎么看起来你这么了解?怎么,你藏他床底下了?他告诉你的?”
严正又鄙夷的看了一眼林易,道:
“不要以为你自已是个文盲,全天下就都是文盲了。”
“我儿时听闻过,《齐史》就是严相主持编纂的,看样子,的确并非传言。”上官落又说道。
“什么……其实?那是什么玩意?”
林易皱了皱眉头,更加不理解了。
上官落对这个文盲并没有表现出不耐烦,反而非常有耐心的说道:
“在一个王朝灭亡之后,下一个王朝修撰前朝的史书,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事情。”
“就比如大齐的前朝,是郑朝……大齐编纂的《郑史》,而在大齐灭亡之后,大楚自然就负责起修撰《齐史》的任务。”
上官落说得没错,在封建时代,新王朝修撰旧王朝的史书,是一个约定成俗的事情。
“但一个丞相主持修撰,确实不太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