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招揽人手嘛,这事儿对于别人来说可能还难点儿,可要是有郭家支持,那就再简单不过了!”
宁远对于这个事儿确实是有计划的。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本土的港岛人,怎么可能会跟着他们几个内地佬去混生活呢?
如果人家想图个安稳,直接就选择那几个大字头投靠就得了。
如果是有野心的,那必然是拉着自己村子里的发小朋友自己单干,也不可能去跟陈亮子他们的。
而像很多内地偷渡来的,其实也是各自有各自的同乡会的,潮汕,闽南,广西等等,都有各自的势力。
陈亮子他们在这里,说句不好听的,是真的招不到人手的。
但是,如果有海运船队,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别忘记,前面,东南亚,两越刚完成了统一,老美子从那片战争沼泽中退出去是退出去了。
可是,战后的重建却是真的困难重重的。
没看见他们家领导人,求援助都求到四九城去了么?
这是真的慌不择路啊,人家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还好意思往这儿来伸手!
不过,宁远也知道后续,对吧,为了盟友,同一个阵营的小老弟,那怕勒紧裤腰带,也是要帮忙的嘛!
不过,这点援助,杯水车薪罢了。
从去年开始,就有很多的越喃人从那边或者偷渡或者移民到了港岛这边。
当然了,绝大部分都是偷渡来的。
而且,几乎都是难民,很多人都被安置在了屯门,启德,深水峙等等地方。
其实最开始,难民是被安置在市中心的政府用地上的。
但是后来由于居住环境太过于拥挤,而且人数也越来越多。
没有办法,他们就只能被安置在废弃军营或空置的政府土地上,搭建半桶形铁皮屋以做过渡了。
具体地点则是,包括屯门的望后石难民营、启德的启德机场难民营以及深水埗的深水埗营地等等。
这些难民,很大一部分都是青壮,(不是青壮,也跑不出来)而且,还都是有着数年战争经验的青壮。
喃北两越,从61年就开始打了,一直到前年,才把老美子打出去。
他们国内的青壮,几乎都是民兵,而且,更重要的是,很大一部分,都是华裔。
当然了,这两年第一批能够抢着逃出来的,大部分都是越猴子。
华裔还没有大批量外移,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没有条件,毕竟,在人家眼里,他们也是外来户,也要遭到排挤的。
郭家的船队在东亚东南亚都有进出口贸易航线。
从去年开始,两越统一后,也有了外贸点。
以他们家的船队作为基点,从越猴那边,捞出来一批有经验的又靠得住的华裔青壮,不是太大的问题。
这个时期的越猴华裔是真的能够靠得住的。
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内乱和战争,只要有一个逃出来的的机会,有人能保证给他们吃饱穿暖,那是真的敢把命卖给你的。
所以,宁远从一开始就把目光盯在了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