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公,如今正值国家危难之际,朕可不许你激流勇退。”
邓思源想要隐退的话恰巧被走入御书房的柳如烟听入耳中。
“陛下。”
“陛下。”
见到女帝走来,两位国公纷纷行礼。
“邓国公,辞官之事你便不用想了,接下来京城事务还得你来打理。”
柳如烟顿了顿,一脸凝重道:
“朕要御驾亲征。”
听到御驾亲征,邓思源当即就慌了。
“陛下不可,如今京城大乱方止,您不宜离京。”
柳如烟看过刚刚密卫递上来的折子,随手递给邓思源。
“柳宗二十万大军已经整备完毕,若是让他一路北上,会如同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朕必须主动出击,将他困死在东南。”
程括心中已经在准备说辞,劝柳如烟主动出击,御驾亲征。
没有想到柳如烟的想法竟然与他不谋而合。
没有想到一直以怀柔之策治国陛下,竟然也会有如此犀利的一面。
“陛下高见。”
“陛下若是能御驾亲征,必然能震慑宵小,振奋军心。”
程括话方才出口,邓思源立刻反驳道:
“谬论,攘外必先安内,如今朝局动荡,应该稳扎稳打,先行整顿百官,安抚百姓,然后在徐徐图之。”
“你个文官懂个鸟蛋,如今局势,就该以雷霆万钧之势,平定叛乱。”
“不然等到柳宗主动出击之时,朝廷便只能被动挨打。”
果然是老冤家,两人见面几句话没说上,又争的面红脖子粗。
作为文臣的邓思源求稳,作为武将程括求快。
两人相辅相成了一辈子,也争论了一辈子。
柳如烟轻抚额头,声音加重了几分。
“御驾亲征之事朕心意已决,邓国公无需多言。”
“朕离开京城之后,朝中大小事务一并由你统筹。”
见到陛下心意已决,邓思源也只得躬身领命。
反正朝廷与藩王柳宗一战,已经无可避免,早晚都要打。
已经无法左右陛下想法,就只能倾尽全力替陛下分忧。
这也是他与程括时常意见不合,却也能相辅相成的原因。
“朕把庞延芝留给你,若是有人敢暗中搞小动作,无需请示朕,可先斩后奏。”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柳如烟目光落在程括身上。
“鲁国公,朕封你为三军统帅兼兵部尚书,特许你一手重新组建兵部。”
柳宗掌控兵部多年,兵部主要位置上都已经是他的人,如今唯有重组,方为上策。
纵观朝中,当下只有程括这位铁血老将能镇住兵部各司,实行大换血。
今日之所以没有血洗兵部,并非柳如烟真的善心大发,主要还是安抚其余各部人心。
此外,能在的兵部混迹之人,身后多是有家族门阀支持,若是一棍子打死,难免逼得这些家族门阀狗急跳墙,抱团取暖。
与其说给他们留一条生路,不如说是给这些士族门阀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如今重组兵部,若是还有不长眼的士族门阀从中作梗,那便怪不得朝廷不讲情面了。
程括也不客气,直言不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