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已经让人把朱广志的笔录复述过了,多问一遍不过是想知道有没有什么漏掉的,或者想起什么新的线索。
朱广志想来想,最后说,“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线索,就是我昏迷之前听到伤了我的人好像是骂了一句粗话,可我听不出来是什么粗话,口音生硬,不是我们华国话。”
沈今安追问:“那你觉的像什么话?”
朱广志摇头,“不知道,我没有听过,也重复不出来,但那个语气一听就是骂人的词。”
“那有几个音?”
“两个吧。”
沈今安试着说了几个英文粗话,朱广志都摇头。
她又说了几个岛国人骂人时会说的词。
结果朱广志听到其中一个后就激动地说,“就是这个,当时就是这两个发音。”
原来是岛国人,安舒然也跟岛国人牵扯到了一起。
来了厂里,自然那是要去跟农厂长打个招呼的。
农厂长也知道沈今安出事的事情,关心了一下后就说起厂里的事情来。
大概是因为打了一场集体官司,厂子也出名了,所以厂里现在虽然还没能正式生产出汽车,但是引进了不少国外的设备,也接了不少零配件的生产。
其中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厂子上了电视,沈今安在电视上说厂子启动的资金来源是取之民,是那些默默付出的小厂挤出来的,为的就是要生产我们自已的汽车,不被外国人看不起。
她这话很是鼓舞人心,所以大家都很支持这样默默做起来的厂子,林聪还说,木红村以及周边的那些厂子也沾了光,国内的订单也多了起来,现在有好几个厂子都在计划着扩大生产规模。
这对沈今安来说当然是好消息。
不过她还是跟农厂长提起了威尔逊夫妇即将来京都的事情。
他们比威尔逊夫妇提前一天到达鹏城,然后是坐飞机回的京都,而威尔逊夫妇现在应该刚刚踏上来京都的火车,过两三天就会到。
农厂长有些拿不定主意,“那我该用什么态度招待他们?”
现在来一个外宾国家都当成上宾,用高规格招待,希望外国人多多在华国做投资。
但沈今安和威尔逊差点打官司的事情农厂长是清楚前因后果的,威尔逊想坑他们试图在采购设备的事情上拿回扣,结果反而被沈今安给坑回来了,然后双方差点对薄公堂。
在农厂长眼里,威尔逊这种资本家就是连吃带拿的人,不仅答应的技术入股没有做到,还想要从华国身上薅羊毛,简直是没有人性。
华国已经这么穷这么落后,需要的是互利共赢,而不是单方面的剥削。
所以他对威尔逊这类狐假虎威的外国人只有讨厌。
沈今安是有些理解农厂长的心情的。
不过威尔逊夫妇被沈今安吓唬过了,这次来京都除了做生意之外,另一个目的就是想要躲岛国人,所以对汽车制造厂应该不会有什么指手画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