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时,还是扬尘吹风天气。到大明宫时,已然变成冻透骨的雨夹雪气氛。
抬头看磅礴威压的峥嵘宫殿,猜猜易变如虎的帝王情绪,凌绝顶暂停脚步,心下踌躇。
从本性来说,他不是对皇家诚惶诚恐的凡庸之辈。对他来说,皇王宗室是人,寒苦平民也是人,没什么贵贱区别。虽然他不会像李白那样调笑帝王如寮友,但也会视王子如同辈,对太孙如兄弟,就算是对玄宗皇帝,他也只是当作一个不太好说话的可敬长辈,该有的世俗礼节,他不会故意践踏,但额外的谄媚溜须,他哂之不为。
不过,恋爱后的他,有了牵挂,也就有了挂碍。
他知道,在他和星眸的婚姻成败上,玄宗皇帝的意见不可忽视。如果不改善老爷子对他的恶感,他娶星眸的事,就永远没戏。
虽然和星眸断然分手了,他还是存着渺茫的侥幸心理,想努力表现,好让皇帝老爷子对他有改观,万一他和她能成呢…
绝顶在心里决定:“为了和星眸渺茫的未来…为了拆散我和小嫂子的拉郎配,今天就是老皇帝把我骂得”三遗矢“,我也得负荆负荆再负荆。”
绝顶能猜到今天这个任务,得有多难。只怕是难于上青天!
真见到皇帝,绝顶大吃一惊。他的问题,一点儿也不难。他刚提出和拜丝麦解约,皇帝老爷子就恩准了:“朕也有此意,凌小郎君,你对拜丝麦这女孩子传朕口谕,你们的婚约解除。”
这也太顺利了。这不符合写小说的规律啊。说好的一波三折呢?说好的人物性格冲突呢?
绝顶暗想:“我这般好命?不会吧?”
这家伙还真不配有好命。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就发生了。皇帝老爷子又出岔头儿了:“凌小郎君,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皇帝不是超人,也不是谁的名字都记得。有的皇帝,甚至连有些儿子孙子的名字也记不住。
绝顶赶紧报上名字。老皇帝肉眼可见的心情变糟糕:“凌绝顶…凌绝顶,这个词好熟悉,好像是来自哪一首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对不对?”
老皇帝记不住年轻人的姓和名,却能记得有代表性的句子。这老爷子,会弹琵琶,会打马球,会唱戏,会写诗,是浪子,是才子。老爷子老了之后,是个很有才华的昏君。
老皇帝一皱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口气吞天吞地,张狂,不稳,这肯定是李白写的。李白傲视王侯,调笑至尊,没有规矩,没有礼教,此人百无一用,实不可取!你用李白的句子做名字。朕不喜欢!朕为你改个名字。”
绝顶当即把刚来时对自己的告诫,忘得一干二净。他涨红了脸,上前一步,深施一礼:“陛下,小民不愿改名字!这名字没有违反礼教之处。这诗句不是李白写的。李白也不是不可取之人!我闻之,全大唐,李白是第一个大胆向陛下警告安禄山必反之人!陛下将其赶出皇宫。李白冒死赶赴渔阳,调查安禄山造反迹象…”
老皇帝最不愿听到的,就是别人“污蔑”安禄山造反。他身子前倾,面色威严,目光中透露出可怕的杀气:“朕认为,安禄山是最忠心之人!安禄山在朕身边时,言必称忠心,在渔阳时,每次来信,必表忠心!李白其人,从不说忠心二字!李白其人…朕怜其才,忽略其不忠,不杀他,已经是天大之恩!”
绝顶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抗声说道:“忠心不忠心,不能看他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有些人,把忠心挂在嘴上,把反心挂在心上。有些人…”
老皇帝气得眉毛都竖起来了。很明显,老皇帝动了真气。
绝顶对老皇帝的历史不太清楚。他不知道,老皇帝曾经一日杀三子!三个儿子,说杀就杀,更何况绝顶这种本来就看不顺眼的二愣子!
太子李亨赶紧上前替绝顶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