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除了王平安青岚刘周这等年轻人之外,也有皓首穷经的老年人,和春秋鼎盛的中年人,都在这中榜之列。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十余载焚膏继晷,在无数次的挫折与自我怀疑中踽踽独行,终于迎来今朝。这是科举一路走来的高光时刻,每个人都心怀敬畏,更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决然不肯让这稍纵即逝的荣耀从指缝间溜走。
虽说他们在通过春闱以后,便知道自己会中榜,可眼下到了真正放榜的时候,这种心境却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即将出炉的新科进士们,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兴奋地互相拱手道贺。
“刷.....”
东华门内,跑出两列军队,手持礼枪,一身铁甲,拱卫在考生两侧,神威而肃穆。
很快,又是“铛……”的一声。
考生们听从侍者的安排,依次分成了三列,王平居中单独一排,刘周,还有那个叫马湛的考生,为第二排,剩下其余考生又分成三列诸排。
悠扬的钟声响起,一旁的礼部官员笑着朝东华门内摆手,开口言道:
“诸位,请吧。”
王平微微颔首,带着一众新科进士,神情肃然,垂首入宫,陆续进入太极殿前由汉白玉铺就的宽阔广场之上。
此时的广场上,明甲军士笔挺站立分列两侧,气氛庄严肃穆。
长阶之上,京城内各级官员早已整齐列班,文东武西,秩序井然,左右两廊之下,各色旌旗猎猎飞扬,彰显着朝廷的威严与庄重。
牛皮鼓声长角阵阵响起,文武官员分列两侧,各种品阶袍服颜色极其鲜明,所有人都望向这群新科进士。
王平压下心底的激动,瞥了眼不远处正站在队列里对着他挤眉弄眼的程初钢和牛虎,深吸口气缓缓站定。
紧接着,阵阵气势恢宏的礼乐声响起,大宣天子韩啸身着金黄龙袍,缓步出现在众人眼前。
在山呼海啸的万岁声中,韩啸落座于太极殿前,面带笑容,龙袍轻甩,放榜便正式开始。
见状,位于文臣一列排在二位的,尚书左仆射萧靖远便出班宣诰:
“皇恩浩荡,治世修文,抡才为重,不重出生,熙和二年,春闱既启,四海俊彦,云集京师,尔诸生夙夜勤勉,砥砺经术,今殿试已毕,经陛下御笔亲批,今赐一甲进士及第三名,二甲进士出身九十八名,三甲同进士出身一百零九名,唱名者,出班谢恩。”
虽是文臣大佬,可萧靖远中气十足,宣读诏书的声音在这广场之上都显得无比洪亮,每个进士都清清楚楚的听到了。
太极殿前,宣帝低眉看了阶下某个人影,淡淡一笑,随手翻开身前御案之上的一份墨卷,似是有意微微停顿片刻,打量了一下场中鸦雀无声的紧张气氛,这才缓缓开口,打破了这让众人心急的气氛:
“殿试一甲第一名,六元及第者,王平!”
言罢,刹那间钟鼓齐鸣,丝竹并奏,阶下二百多位传胪官,诸次高声唱喏:
“殿试一甲第一名,六元及第者,王平!”
这传胪之声,如层层涟漪,由远及近,不断扩散,每一声都愈发清晰、嘹亮,穿透重重宫阙,回荡在整个太极殿前的每一寸空间,最终,清晰地传入广场之上王平的耳中。
一时间,王平自己都有些恍惚了,虽然从前些日子太子殿下那番话,和小传胪当日陛下说的话中,他已经猜到自己可能是状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