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绵揣测他们应该是觉得那些同伙都死了,这才放下心继续过日子。
不过——
想到那天回家后,周知衍告诉她的那些事儿,江绵倒是很有耐心。
朱家被打砸闹了好几次,损失了不少财物粮食,可神奇的是朱志海竟然又陆陆续续的把家里的东西都补了回来,就连自行车和缝纫机这些大件都买了新的。
粮食也没见他们向街坊邻居或者亲戚们借过,真不知道这一家子靠着种地挣工分为生的农民到底是从哪儿攒下的这笔家财。
不仅是江绵在怀疑朱志海一家子的收入来源,同样的跟朱家一块儿住了几十年的街坊邻居们也在纳闷。
朱家是建国前逃荒过来的,那会儿大家伙都一个样,穷的都啃树皮草根了,怎么现在大家都还在想办法解决温饱问题,而他家就直接奔小康了呢?
琢磨来琢磨去,唯一能解释的就是朱志海这老小子不老实,要么私下做了别的来钱的活路,要么这些家底就是从人家江家这些年的补贴里面捞的。
心情不愉的朱志海夫妻并没有察觉到左邻右舍偶尔盯着他们时审视的眼神。
当然,或许发现了,但两口子压根不在意而已。
那天朱斌离开后,就真的没再回来。
还是周知衍调查那个小院儿的时候意外的发现朱斌竟然带着姚春华在距离那儿不远租了间屋子。
短短几天,朱斌竟然在印刷厂找到了一份工作,还是正式工。
周知衍让人盯着朱斌,暂时没发现这小子跟不远处那小院子里的人接触。
就是不知道是姚家给他弄的工作,还是从其他地方找的门路了。
五月二十日。
江绵一边在家里制药,一边教导柳燕燕背药方。
周淼淼则是把缝纫机搬出来放在屋檐下做衣服。
江绵上次从省城带回来不少布料,给她也分了不少,周淼淼闲着也是闲着,便主动说出要给她做衣服。
短短几日她就做好了四五件,现在手里的这件打算做成布拉吉,鲜嫩的颜色很配江绵这样二十岁的年轻女同志。
周姑婆也在旁边纳鞋底,三人东家长西家短的聊的正开心的时候,突然外面跑进来一个小孩儿,兴奋的冲着江绵叫道。
“江婶婶,外头来了一辆小汽车,开车的师傅说是找你哒!”
小孩儿兴奋极了,大嗓门一吼,整个院子都听到他说外面来了辆小汽车。
这年头小汽车可是个稀罕的东西,上次来的还是省城药厂的那几个代表,这次竟然又有人开着小汽车来找江绵了。
该不会她又弄出了什么药方吸引了城里人过来吧?
众人放下手里的活儿,好奇的盯着江绵看。
江绵也奇怪会是谁来找自己,放下手里的药杵道:“他们人呢?”
小孩儿大声道:“他们在外面等你呢,公社的干部都出来了!”
小孩儿刚说完,江绵就瞧见一个挺眼熟的中年男人进了院子。
她眨眨眼,知道是谁找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