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林和玉德还要去城里,所以在江绵家吃了碗面条就走了。
周知衍则陪岳父岳母说了会儿话,见没他啥事儿就直接说要去公社办公室问问情况。
这种私下不打声招呼就想把江绵户口迁过来的做法可不像是藏着什么好心思。
周知衍这些年见过不少恶心事儿,从刘队长嘴里知道这事儿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公社有人想借户口的事情来拿捏江绵。
户口关系到口粮问题,不管对谁都至关重要。
也就因为这样不少人被户口拿捏的死死的,就算受了委屈也不敢叫屈。
农村从来不缺为了钱卖女儿这种勾当,不是女孩儿们不想反抗,而是她们的户口捏在长辈手里,在这个时期更是跑都跑不了。
很难说这个人打电话到里湖公社要给江绵迁户口的人到底打着什么小心思。
但总归是不怀好意。
周知衍走后,江绵这才问父母来这里干啥。
四月份正是农忙的是时候,地里活儿多着呢,以他们俩的性子不是有正事儿绝对不可能请假过来。
张兰道:“咋了?我就不能闲着没事儿过来看看我闺女吗?”
江绵笑:“可以可以,当然可以!”
张兰笑着伸手轻敲了下她的脑袋,这才叹气道:“你小兰姐前两天带着孩子回了娘家说要离婚。”
江绵惊讶:“小兰姐速度这么快啊?”
张兰嗯了声,看女儿一点都不意外的样子没好气的伸手捏住她的脸。
江绵嗷呜一声叫疼。
张兰严肃道:“你是不是在这里面掺和了?你不知道大妈都被气成啥样子了,但就是问不出来她为啥要离!”
江经武叹了口气:“我们过来给你送点菜,小周户口不在这里肯定没有自留地,在蔬菜公司买菜吃多浪费钱?顺便你大伯让我们去城里打听一下小兰到底咋回事,怎么好端端的这就非离不可?”
夫妻俩来的时候背了两个大背篓,一个装着满满的蔬菜鸡蛋,另一个则是背的药材。
他们了解女儿。
这丫头根本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就算不在半山村生产队也肯定要制药。
石龙公社附近的山也不少,生长在里面的野生药材自然也多,但毕竟不是本地人,张兰觉得还是要跟女儿叮嘱一番,让她别私自山上采药。
主要是怕危险。
真要采药还是回娘家采,毕竟自小这丫头就是在附近的山里跑着长大的。
杨兰道:“以前你奶搞过那个什么木箱种菜,我觉得挺方便的,待会儿就让你爸去附近的废品站拉点废木头回来,我们给你弄几个种菜的木箱子,以后吃什么东西也方便。”
江绵本想说不用这么麻烦,她大姑姐周淼淼有自留地呢。
但转念一想自己种点也行,反正她这些天也没事儿干。
附近的邻居偶尔有个头疼发热的会找她看看,看完后就会意思意思的送一两个鸡蛋或者一把新鲜的蔬菜当做诊金。
她给人看病的规矩早就在石龙公社传的沸沸扬扬的,有些人有自知之明,不会主动跑来找她治病。
但也不乏有人想占便宜威逼利诱的,江绵也没惯着,反正她也不是石龙公社的卫生员,户口也不在这个地方,给人治病也没收过人家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