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穿越小说 > 帝国大闲人 > 第28章 大仁大义的方少爷

第28章 大仁大义的方少爷(1 / 2)

伯爵府大门口,听到郝建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破口大骂,本就被打的不轻的张凤翔四人气急败坏。

几次想反驳,都被挡了下来,论吵架争辩真不是郝建的对手,只能目呲欲裂。

周围,大群路人围观,指指点点个不停。

无一例外,全部是暗骂张凤翔这四人的,很多人都觉得郝建骂的有道理,而且也本该如此啊。

借钱不还,还倒打一耙,真是一点b脸都不要啊。

一开始还只是暗暗指骂,到最后有人索性直接骂了出来。

反正张凤翔这四人也都不是好东西,以前跟着方昊没少为非作歹,而且比方昊这个乱撒钱的败家子还要可恶的多,奸诈的多。

所以这一刻,他们都支持方昊!

当听到这些话后,张凤翔姜宇四人的脸色那叫一个难看,心中的怒火更是何其之浓。

若是眼神能杀人,怒火能烧死人,方昊和郝建这对主仆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好,好,好啊!!”张凤翔咬牙切齿,随即再也忍不住,气急攻心,直接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实在是受不住了。

紧接着,姜宇这位同知家的少爷也是一样,扛不住了。

晕倒了过去。

见状,方昊心中笑个不停,但却也没有放弃这个好机会。

“哎呀,这是咋地了,赶紧的抬进府里,快请薛神医来给人看病,不管怎么说,也毕竟是兄弟一场,欠钱可以拖,但绝对不能让他们出任何意外!”方昊连忙大喊道,一副着急的模样。

郝建更为完美配合。

“看看,这就是我们少爷,哪怕你们都这样了,少爷都依旧不舍得不管你们,你们竟然还想着讹诈我们少爷,你们的良心真可能是被狗吃了!”

顿时,张凤翔彻底气得也晕了过去,紧追姜宇而去。

剩下的马继光梁柱二人指着方昊郝建,微微颤颤的,愣是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再这么下去,估计也要吐血晕倒可能。

好在,‘大仁大义’的方少爷还念及旧情,直接将人都‘请’到了伯爵府,更有人快速去请薛神医给他们医治去了。

看到这一幕,无数路人更是感慨了。

“想不到方少爷竟然还有这么一幕,比那四人强多了!”

“对啊,大仁大义的方少爷,就是有点败家!”

“败家也比那些人强!”

“我早就听说了,这四人没少坑方少爷这个败家子的钱,现在估计是见方少爷挣钱了,四人又耍赖了,太无耻了!”

“对,没错,方少爷其实还是不错的,前几日清雅阁那边,据说散财无数,还请了数百人在清雅阁大吃三日呢!”

一道道议论声,在伯爵府周围响了起来,很多人对这位败家子少爷的印象都改变了一些。

好像,也没有以前那么差了。

而取而代之的,则是张凤翔姜宇这四认倒霉了,成了无耻辱骂的对象。

欠债不还,骗吃骗喝,还想讹诈方少爷的钱,倒打一耙,太不要脸了。

淳朴的百姓还是很给力的,不到一个时辰,大半个禹州城都传开了。

而伯爵府内,方昊悠哉的不行,听着这个消息,笑的不行。

至于张凤翔四人,方昊才懒得理会他们的生死,直接悄然间用一辆马车送了出去。

“少爷,高明啊,这次不仅钱他们要不到,还要背负骂名,奴才真是太佩服少爷了!”郝建站在方昊身前,满是崇拜之意。

从没有想到自家少爷还有如此威猛的一幕。

解气之极!

最新小说: 十七世纪富二代 开局四代目火影 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 山河纪行 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 汴京风云录 外室三年,离开时他却悔红了眼 旅店通万界,假千金成了国家级团宠 重生出嫁前,疯批九千岁缠我入骨! 招惹死对头,被他按在墙角亲 大暴君框框乱杀,小绵绵疯狂吸奶 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 懂兽语穿六零,家属院里我最行 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 开棺见喜,江小姐绑定了亲亲老公 大乾贵公子 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我真的是正经法师啊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病房流产时,渣总在陪白月光度假海钓 夫人一卦千金,我吃亿点软饭怎么了 乖乖恶女囤货千万,在线等末世 太子无敌 玄德至水浒 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那年那景那些人 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 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 爱情江山朕都要 带着武库回明末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大禹逍遥王爷 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 红楼之阅尽十二钗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说好相敬如宾,侯爷生崽上瘾了 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 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 欺我孤女?摄政王撑腰炸全家 离婚夜,他宁做亡夫,不做前夫 闭眼当天,渣老公要给白月光一个归宿 春夜失陷 分手后,疯犬大佬诱我沉沦 少帅又把老婆气跑了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 奋斗在嘉靖年间